论我国法治建设中的乡规民约
本文关键词:论我国法治建设中的乡规民约,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召开,明确了乡规民约、市民公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社会自治规范在法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事实上,建立在“同意”基础上经过基层社会成员共同商议而制定出的乡规民约,已成为规范乡民行为、调解社会关系与维持乡村社会秩序的价值导向和行动准则。然而,当今中国的农村地区,在一定程度上依然具有梁漱溟、费孝通所描述的文化失调现象与“乡土社会”的性质。在这个“半熟人社会”里,即使现代法治观念和规则给乡村社会带来一定的冲击,但根深蒂固于乡民心中的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依然阻碍着法治观念的下行之路。与现代化城市的法治道路相比,看似具有普适意义的“法治”,在乡村社会中的运行却不令人满意。因此,要想破除这种阻碍,依然需要兼具行政嵌入性和乡村内生性特征的现代乡规民约的参与。在乡村法治建设的这一进程中,研究现代乡规民约内生价值与产生诸多问题的深层次原因,进而探寻其解决措施,将现代法治观念同乡村自身固有的秩序规则相契合,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共分四部分对“乡村法治建设中的乡规民约”这一主题进行论述:第一部分主要采用历史的、论证的研究方法对乡规民约的概念进行界定,并对其历史演变进行简略梳理,在此基础上,厘清乡规民约与乡村法治建设的关系。第二部分主要从学理层面对乡规民约的理论基础进行综合分析,从多维角度对乡规民约的价值意义进行深刻剖析。第三部分采用调查问卷与实地走访相结合的实证研究分析方法,对乡规民约的现状以及在乡村法治建设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较为直观、完整的阐述,并由此发现乡规民约自身所存在的局限性,并挖掘出造成国家法与乡规民约冲突和矛盾的更深层次的原因。第四部分是在上一部分的基础上对乡规民约在乡村法治建设中完善可能路径的探索,这也是本文的重点和难点所在。此处分别从内在相关制度和外部促进机制这两方面进行论证和构建,以期最大化地发挥现代乡规民约在乡村法治建设中的规范作用。
【关键词】:法治建设 乡规民约 规则 自治
【学位授予单位】:中共中央党校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0.0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引言9-12
- 一、乡规民约在我国的历史演变及概念阐释12-18
- (一)乡规民约的历史演变12-14
- 1.乡规民约的起源12-13
- 2.乡规民约的发展13-14
- (二)乡规民约的现代学理阐释14-17
- 1.乡规民约界说14-15
- 2.现代乡规民约的特性15-17
- (三)乡规民约与乡村法治建设的关系17-18
- 二、乡规民约法治价值的理论基础及内涵18-27
- (一)乡规民约研究的理论基础18-23
- 1.软法理论18-20
- 2.非正式制度理论20-21
- 3.民间法理论21-23
- (二)乡规民约在乡村法治建设中的多维价值23-27
- 1.内化乡民规则意识23-24
- 2.完善国家法律24-25
- 3.为乡村社会非诉讼解决方式提供规范依据25-26
- 4.在乡村社会中具有经济学价值26-27
- 三、乡规民约在乡村法治建设中的现状与问题分析27-39
- (一)乡规民约在当前中国存在的现状(以中部地区为例)27-31
- (二)当前制约乡规民约治理价值实现的具体问题31-34
- 1.乡规民约制定的程序不规范31-32
- 2.乡规民约的内容缺失32-33
- 3.公权力过度干预乡规民约33
- 4.“普法”的困境33-34
- (三)乡规民约存在以上问题的原因34-39
- 1.深层根源:自生自发秩序与国家权力建构秩序的冲突34-36
- 2.表层原因:乡规民约自身的局限性36-39
- 四、提升乡规民约的法治治理绩效的探索39-46
- (一)培养乡民法治观念39-40
- (二)相关制度完善40-43
- 1.立法上“接地气”40-41
- 2.执行上合理适用乡规民约41-42
- 3.司法上援引合乎法律的乡规民约42-43
- (三)构建外部促进机制43-46
- 1.强化普法实效43-44
- 2.实现国家法治与村民自治的良性互动44-46
- 结语46-47
- 参考文献47-50
- 附录50-52
- 致谢5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平生,陈秋玲;制度生产力:法治建构的理论视角[J];改革与战略;2005年04期
2 刘余香;我国法治建设的障碍及对策[J];湖湘论坛;2004年02期
3 陈洪华;;我国农村基层法治建设刍议——“农村基层法治建设”调查报告[J];法制与社会;2009年28期
4 赵龙龙;;法的现代化视角下中国的法治建设[J];商场现代化;2012年27期
5 李三辉;;浅析公民守法的一般原因[J];知识经济;2011年04期
6 李冬妮;;保障罪犯权利 推进监狱法治[J];法制与社会;2013年33期
7 张景峰;村规民约与农村社区法治建设[J];洛阳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8 袁曙宏;;在新的历史起点谋划和推进法治建设[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9 赖文添;;对法的矫枉过正的再思考[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10期
10 顾俊;法治建设中的文化难题:一项宗教社会学分析[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任莹斐;;我国环境法治建设的现状及完善措施[A];新农村建设与环境保护——华北五省市区环境科学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瑞;论我国法治建设中的乡规民约[D];中共中央党校;2016年
本文关键词:论我国法治建设中的乡规民约,,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35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283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