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国民政府福利立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30 16:31
健全的社会福利制度是衡量我国现代化程度的标准,福利立法的日趋完善更成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然而要对一个制度进行深刻的透视和研究,就必须对其做出历史的反思和分析。南京国民政府福利制度特别是立法及其实施的得失成败,给我们留下了极为宝贵的历史经验与教训。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当权者把福利保障纳入到法律的领域,在孙中山民生主义的思想指导下,以社会本位和社会控制为原则,制定了一系列的福利立法。这些立法包括社会救济、社会保险、劳工福利、儿童福利、社会服务、职业介绍和优抚安置等内容。从量上而言,大大超过了以前历代政府以及同时期的汪伪政权、满洲傀儡政权甚至是共产党革命政权的相关立法;从质上来说,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将社会福利纳入政府职能,改变了传统中国家族保障的救济观,确立了为国民谋福祉的国家责任理念。从社会效果上讲,这些在战争年代中制定的立法也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的稳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增进了民族的团结;在法律的层面上更开创了中国的三元立法结构,推动了中国社会法体系的逐步构建。然而“纸上得来终觉浅”,订立人民的权利与各种法规并不难,难的就是如何践约,如何取信于民。由于这些法规自身的缺陷性、立法实施的社会环境的混乱性、特别是国民政府阶级本质的局限性,使得这些法规的实施情况和立法初衷产生了巨大的偏差,大部分立法沦为一纸空文,实施效果不如人意,国民政府所谓的福利制度也最终尽失人心。
【学位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8
【中图分类】:D929;D922.182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选题缘起
(二) 相关概念界定
(三) 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
一、南京国民政府福利立法的历史背景和渊源实质
(一) 历史背景
1.社会危机和中国社会的转型
2.西学东渐和先进体制的借鉴
3.提倡人本和政府职能的转变
(二) 渊源实质
1.理论先导:中国传统"大同思想"的启润
2.指导思想:孙中山"民生主义"的体现
3.立法原则:社会本位与社会控制
(1) 社会本位原则
(2) 社会控制原则
二、南京国民政府福利立法的基本概况和运作实施
(一) 基本概况
1.立法成果
(1) 社会救济立法
(2) 社会保险立法
(3) 劳工福利立法
(4) 儿童福利立法
(5) 社会服务立法
(6) 职业介绍立法
(7) 其他福利立法
2.立法特点
(1) 立法多为欧美法移植
(2) 立法发展不平衡
(二) 运作实施
1.运作的机制与方式
(1) 建立相应的机构以保障立法的落实
(2) 重视专业社会福利人员的选任和培养
(3) 支持和奖励民众兴办福利事业
2.实施的绩效与不足
(1) 实施的成效
(2) 存在的不足
3.制约福利立法成效的因素
(1) 立法技术的缺陷
(2) 国家政体的掣肘
(3) 战争不断、财政窘困
三、南京国民政府福利立法的历史地位和当代启示
(一) 历史地位
1.从施舍恩赐到国家责任:确立了具有现代意义的福利立法理念
2.从消极补救到积极防范:完善了近代中国福利立法的功能架构
3.从二元立法结构到三元立法结构:推动了中国法制从传统到现代的再次转型
(二) 当代启示
1.社会保障立法应当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2.发挥政府在社会保障立法运行中的效能
3.社会保障立法自身的法制要求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引证文献】
本文编号:2862732
【学位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8
【中图分类】:D929;D922.182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选题缘起
(二) 相关概念界定
(三) 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
一、南京国民政府福利立法的历史背景和渊源实质
(一) 历史背景
1.社会危机和中国社会的转型
2.西学东渐和先进体制的借鉴
3.提倡人本和政府职能的转变
(二) 渊源实质
1.理论先导:中国传统"大同思想"的启润
2.指导思想:孙中山"民生主义"的体现
3.立法原则:社会本位与社会控制
(1) 社会本位原则
(2) 社会控制原则
二、南京国民政府福利立法的基本概况和运作实施
(一) 基本概况
1.立法成果
(1) 社会救济立法
(2) 社会保险立法
(3) 劳工福利立法
(4) 儿童福利立法
(5) 社会服务立法
(6) 职业介绍立法
(7) 其他福利立法
2.立法特点
(1) 立法多为欧美法移植
(2) 立法发展不平衡
(二) 运作实施
1.运作的机制与方式
(1) 建立相应的机构以保障立法的落实
(2) 重视专业社会福利人员的选任和培养
(3) 支持和奖励民众兴办福利事业
2.实施的绩效与不足
(1) 实施的成效
(2) 存在的不足
3.制约福利立法成效的因素
(1) 立法技术的缺陷
(2) 国家政体的掣肘
(3) 战争不断、财政窘困
三、南京国民政府福利立法的历史地位和当代启示
(一) 历史地位
1.从施舍恩赐到国家责任:确立了具有现代意义的福利立法理念
2.从消极补救到积极防范:完善了近代中国福利立法的功能架构
3.从二元立法结构到三元立法结构:推动了中国法制从传统到现代的再次转型
(二) 当代启示
1.社会保障立法应当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2.发挥政府在社会保障立法运行中的效能
3.社会保障立法自身的法制要求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国栋;;基于幸福指数的农民重大疾病保障分析——以安徽省三县农村为例[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新军;转型时期弱势群体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殷唯青;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7-1937)保险法立法浅析[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8627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2862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