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林语堂的法治思想及其局限性

发布时间:2020-12-27 14:38
  林语堂多次呼吁法治,提倡法律之治。他推崇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思想,批判人治模式,虽然他没看到韩非对专制集权的维护,但他对法治的强调和重视,既是对清末以来兴起的法治思潮的响应,也是在救亡图存的时代洪流中为挽救国家而谋取出路的努力。林语堂追求平等精神,对中国存在特权阶层非常不满,对两性间的不平等也多有关注,他通过创作大力宣扬平等思想,但在男女平等问题上仍表现出对女性独立精神的忽视。林语堂权利意识高涨,始终重视每一个社会个体与生俱来的各项权利,认为可通过公共批评对政府产生威慑作用,使政府不能随意剥夺人民权利,并认为可通过法律保护人民公共批评的权利;但他对意见不合者的公共批评和言论自由,又多有嘲讽和批评。林语堂的法治思想是一个既有传统士大夫情怀,又受到欧风美雨现代思想浸润的知识分子面对积贫积弱的国家所作出的文化选择。 

【文章来源】: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年02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推崇法治
二、追求平等
三、维护权利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半部韩非治天下》看林语堂的双语思维写作[J]. 栗心生,卞建华.  校园英语. 2017(02)
[2]“人的文学”的融合发展——论林语堂对现代文化人格的建构[J]. 余娜.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11)
[3]论现代化转型中的国民性观念:以林语堂为个案[J]. 余娜.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05)
[4]论林语堂的民族观念及自由意识[J]. 张勇.  阅江学刊. 2012(02)
[5]林语堂的版权观念与实践[J]. 吴有定.  编辑之友. 2005(04)
[6]虚幻想象里的“中西合璧”——论林语堂《唐人街》兼及“移民文学”[J]. 沈庆利.  山东社会科学. 2000(05)
[7]呼唤韩非子——兼谈林语堂的法治思想[J]. 明宏.  唯实. 1998(06)

硕士论文
[1]林语堂新闻自由思想研究(1924-1936)[D]. 彭昕.中南大学 2013



本文编号:29419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29419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760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