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信任危机及其分类治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9 17:09
本文关键词:法律信任危机及其分类治理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社会生活和生产的日益发展与进步,人际交往圈子扩大,各行各业联系更加紧密,陌生因素介入到社会生活和市场秩序中,增加了社会交往和交易的风险系数。社会信任度的大小与风险程度的高低密切相关,正常的人际交往与顺畅的商品交易通常建立在社会信任与可接受的风险两者平衡的基础之上。社会信任是降低社会关系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基本方式,一定程度上可以规避和化解社会生产、生活中可能带来的风险,或者把这种风险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现代社会是一个抽象社会,即由无数个抽象系统构成,是一个一般化的抽象物。现代社会的互动过程克服了个人的具体特征和人际关系,在一个抽象框架(包括制度、知识、观念等)内,借助某种程式化的做法,形成相互认同和信任。从转型期社会的发展背景和现代化发展中信任机制转变的规律来看,理性化、专家化、技术化的制度信任代替人际信任并成为当代社会最主要的信任机制已成为大势所趋。事实上,形形色色的信任问题并非是现代社会出现的新病症,其长期以来就受到学界的关注和研究。随着信任机制的转变,不同社会阶段的信任问题也发生了相应改变,这一规律从学界的研究角度就可以看出端倪。上世纪90年代之前学者关注的是人际信任理论及其社会交往过程中出现的人际信任危机;之后学界对制度信任、系统信任愈加重视,并纷纷提出对系统信任危机的治理方法。随着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的推进,社会稳健运行越来越依靠法律的规范及保障。而另一方面,近年来,地方立法抄袭、冤假错案频发、暴力执法等现象的揭露,社会公众对法律的信任度一直不高。法律是维持社会稳定、保障人民权利的最后一道防线,是社会抽象系统中的最重要部分。所以,重建信任首先应该对法律信任危机进行治理。本文主要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将文章分成理论背景、实证分析和分类治理三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当今社会出现法律信任危机的理论背景。孙立平教授把转型期社会称为“断裂的社会”,因为社会转型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新的社会矛盾和问题,而最为典型的问题就是信任结构的崩塌。制度信任或系统信任是现代社会中最主要的信任形式,而法律作为一种主要的制度或系统,是重建信任的关键因素。第二部分,主要通过事件统计和数据分析的方法对社会信任危机进行实证研究。一方面,通过对近年来社会热点事件的统计,可以对社会信任危机形成初步认识,并为下文的分类打下基础;另一方面,通过对社会调查数据计算或衡量社会公众对各个行业、系统内的信任度大小并分析不同信任问题发生的原因,有助于提出具体的治理对策。第三部分,主要论述了法律信任危机的分类思路、分类方式及治理对策,此部分是文章的重点。信任危机具有复杂性、广泛性、多样性,不仅出现在人际交往中,更出现在社会抽象系统里;不仅发生在各行各业活动的生产、经营环节中,更发生在政治组织、政府机构、司法机构等政党机关中。针对信任危机,必须运用各种手段加以区分,并提出相应有效的治理对策。因此,建立清晰的分类体系,是法律信任危机得以有效治理的前提和基础。本文尝试将法律信任危机分为:立法信任危机、执法信任危机、司法信任危机、法律人信任危机及类法律信任危机,其中,类法律信任危机指在教育、医疗、食品、媒体、慈善等行业或系统中,因为社会主体不具有规则意识而导致普遍不信任的情况。应对立法信任危机,必须杜绝地方立法抄袭,提高地方立法质量,保障地方立法具有可操作性。应对执法信任危机,需要政治组织和政府机构维持和发展与公民基本利益一致的关系,并增进公民社会与国家的和谐关系。应对司法信任危机,司法系统应该摆脱科层制的行政逻辑,去地方化和行政化。应对法律人信任危机,应提升每个法律人的业务水平和职业伦理信仰,促进法律人职业化。应对类法律信任危机,需要提升社会主体的规则意识。
【关键词】:系统信任 法律信任危机 实证分析 专家系统 分类治理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0-052
【目录】:
- 内容摘要4-6
- Abstract6-10
- 引言10-22
- 第一节 法律信任危机的理论背景22-25
- 一、“断裂的社会”与“崩塌的信任结构”22-23
- 二、从人格信任到系统信任23-25
- 第二节 法律信任危机之实证分析25-36
- 一、基于感性认识25-27
- 二、基于理性计算27-36
- 第三节 法律信任危机的分类治理36-46
- 一、分类思路36-37
- 二、分类尝试37-42
- 三、治理方法42-46
- 结论46-48
- 参考文献48-52
- 致谢5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荆象兰;刘汝崇;;寻病根 开良方 分类治理后进村[J];乡镇论坛;1992年07期
2 魏广玉;;违法建筑分类治理机制及对策研究:以深圳市为例[J];工程管理学报;2011年05期
3 王向民;;分类治理与体制扩容:当前中国的社会组织治理[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4 刘俊,安春梅;扩大消费需求的对策建议[J];甘肃理论学刊;2000年04期
5 卢爱国;;农村社区体制改革模式:比较与进路[J];理论与改革;2009年05期
6 卢爱国;;新中国成立以来社区建设的演进路径和基本经验[J];兰州学刊;2011年06期
7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卢爱国;;建国以来社区建设的演进路径和基本经验[A];湖南省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共运史学会2009年年会暨“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任,
本文编号:2957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2957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