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法律人工智能发展的制约因素探析
发布时间:2021-03-05 03:33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被推上时代发展的浪尖,并与游戏、医疗、金融、安防、交通等诸多领域融合,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近些年来,人工智能也开始进入法律领域。但受限于人才、技术、资金等方面的问题,法律人工智能的发展进程相对缓慢。只有解决好技术难题、人才培养及法律滞后问题,我国法律人工智能才能得到长足发展。
【文章来源】: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20,35(05)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法律人工智能概述
二、我国法律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
(一)法律人工智能在法律服务行业的发展情况
(二)法律人工智能在司法部门的运用情况
三、制约我国法律人工智能发展的因素
(一)人的因素
1.观念问题
2.人才培养问题
3.多方协作平台的搭建问题
(二)技术的因素
1.搭建司法数据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算法歧视问题
3.对隐私权的侵犯问题
(三)法律滞后的因素
1.诉讼法规则的更新
2.新的责任规则的建立
3.数据法律规则的完善
四、人机耦合模式发展进程中的重要议题
(一)人工智能的法律地位
(二)人机分工的职责定位
(三)人机协作的优化升级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人工智能时代的中国司法[J]. 高学强.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04)
[2]“互联网+”时代继续教育改革模式及服务路径研究[J]. 段金菊,詹雪菲.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9(03)
[3]人工智能在保险行业的应用研究[J]. 王玮. 互联网天地. 2019(03)
[4]人工智能法律规制的正当性、进路与原则[J]. 王成. 江西社会科学. 2019(02)
[5]法院信息化建设二十二年:实践、问题与展望[J]. 郭烁.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19(01)
[6]人工智能的前世今生[J]. 冯启宁. 军事文摘. 2019(02)
[7]人工智能的法律挑战:应该从哪里开始?[J]. 陈景辉. 比较法研究. 2018(05)
[8]我国司法人工智能建设的问题与应对[J]. 程凡卿. 东方法学. 2018(03)
[9]论人工智能对未来法律的多方位挑战[J]. 高奇琦,张鹏.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1)
[10]应用型本科院校程序设计课程实践教学改革[J]. 连雁平.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3(08)
本文编号:3064503
【文章来源】: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20,35(05)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法律人工智能概述
二、我国法律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
(一)法律人工智能在法律服务行业的发展情况
(二)法律人工智能在司法部门的运用情况
三、制约我国法律人工智能发展的因素
(一)人的因素
1.观念问题
2.人才培养问题
3.多方协作平台的搭建问题
(二)技术的因素
1.搭建司法数据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算法歧视问题
3.对隐私权的侵犯问题
(三)法律滞后的因素
1.诉讼法规则的更新
2.新的责任规则的建立
3.数据法律规则的完善
四、人机耦合模式发展进程中的重要议题
(一)人工智能的法律地位
(二)人机分工的职责定位
(三)人机协作的优化升级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人工智能时代的中国司法[J]. 高学强.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04)
[2]“互联网+”时代继续教育改革模式及服务路径研究[J]. 段金菊,詹雪菲.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9(03)
[3]人工智能在保险行业的应用研究[J]. 王玮. 互联网天地. 2019(03)
[4]人工智能法律规制的正当性、进路与原则[J]. 王成. 江西社会科学. 2019(02)
[5]法院信息化建设二十二年:实践、问题与展望[J]. 郭烁.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19(01)
[6]人工智能的前世今生[J]. 冯启宁. 军事文摘. 2019(02)
[7]人工智能的法律挑战:应该从哪里开始?[J]. 陈景辉. 比较法研究. 2018(05)
[8]我国司法人工智能建设的问题与应对[J]. 程凡卿. 东方法学. 2018(03)
[9]论人工智能对未来法律的多方位挑战[J]. 高奇琦,张鹏.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1)
[10]应用型本科院校程序设计课程实践教学改革[J]. 连雁平.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3(08)
本文编号:30645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3064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