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海禁法令”的立法目的——兼驳清朝文化封闭观点

发布时间:2021-04-29 09:29
  只有30年历史的"海禁法令"无法保证在清朝近300年历史上强力推行闭关锁国政策。实施30年后便断然将其废止,说明清王朝并无利用这些法令实行闭关锁国的意图。在清政权控制区和反清武装控制区之间实现"断绝"是"海禁法令"的直接目的。"海禁法令"中的罪可以区分为"违反非常秩序罪"和"赍盗罪"两类,前者为后者服务,两者共同为"灭"具体的"逆贼"这一目标服务。消灭"逆贼"才是清初"海禁法令"的根本立法目的。"逆贼"亡则罪类亡。在迫使反清武装投降,刚入主中原的清王朝结束其所面对的紧急状态后,以"断绝"为直接立法目的,以消灭具体的"逆贼"为根本目的的"海禁法令"就变成了历史。这些法令其实就是紧急状态法,而不是什么实施闭关锁国国策的法律工具。 

【文章来源】:法学. 2020,(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5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明清时期“闭关锁国”问题赘述[J]. 刘军.  财经问题研究. 2012(11)
[2]紧急权力法及其理论的演变[J]. 孟涛.  法学研究. 2012(01)
[3]从多元视角解析清朝锁国政策的产生根源[J]. 乔瑞雪.  学习与探索. 2011(04)
[4]中华民族海洋意识影响因素探析[J]. 张德华,冯梁,颜家坤.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09(03)
[5]浅析紧急状态概念[J]. 周悦.  天府新论. 2008(S2)
[6]《突发事件应对法》立法的若干问题[J]. 李岳德,张禹.  行政法学研究. 2007(04)
[7]海洋意识重塑:中国海权迷失的现代思考[J]. 马志荣.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3)
[8]我国紧急状态法的立法宗旨和原则[J]. 李新生,郭春明.  法学. 2004(08)
[9]明与清前期海外贸易政策比较——从万明《中国融入世界的步履》一书谈起[J]. 陈尚胜.  历史研究. 2003(06)
[10]《紧急状态法》立法研究[J]. 吕景胜.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3(05)



本文编号:31672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31672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42a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