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刑科题本婺源奸情命案档案整理与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08 16:08
  本文在整理刑科题本婺源奸情命案档案的基础上,试图把奸情命案档案放到清代婺源地方社会作细致解读,考察婺源奸情命案奸情发生的原因、命案起因和种类、奸情命案的犯罪主体和地方社会的应对,以深化对传统徽州社会的认识。刑科题本婺源奸情命案档案内容极其丰富,对清代法制史研究意义重大,对区域社会史研究也大有裨益,其独特的史料价值尤其值得我们重视。清代婺源奸情产生社会因素有:男性外出经商或佣工导致夫妻双方长期两地分居;迎神、赛会、演戏等文娱活动和帮工、佣工等经济活动给男女接触提供了机会;下层民众经济困窘致使易被诱惑和纵奸;婚姻异常导致男子容易犯奸。清代婺源因奸情发展成命案有以下五种情况:男女争风吃醋杀人、害怕奸情泄露杀人、冲动而过失杀人、以图后事杀人和怀恨报复杀人。清代婺源的奸情命案有四种类型:致死本夫、致死奸夫、致死奸妇和致死阻奸他人。清代婺源奸情命案的犯罪主体都属于社会底层;涉案年龄主要集中在20-49岁之间,其中男性以30-39岁段最多,女性以20-29岁段最多,男性的年龄要比女性年龄大;婚姻状况女性比较正常,男性则明显异常;犯奸男女都彼此相熟,其亲属关系和非亲属关系持平,在亲属关系中犯罪主体同辈... 

【文章来源】: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20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学术史回顾
    三、资料简介和论文框架
    四、研究方法和校释说明
    五、婺源概况
上篇 刑科题本婺源奸情命案档案整理
    夏孝等奸谋死胡福一案
    戴接喜争姦砍伤戴建身死一案
    胡万孙与俞氏通奸败露被控毒死俞氏一案
    程胡氏奸情败露商同奸夫谋毒程黄氏致毙氏子女二命一案
    倪潘氏谋毒本夫倪大定身死一案
    汪旺淋奸情败露谋杀汪德洋身死一案
    倪受等与兼拐董氏之倪细组起釁共殴其身死一案
    汪受沅口角故杀纵奸本夫汪芢发身死一案
    张印淋妒奸谋杀张细嫒、余氏各身死一案
    小洪汪氏通奸、致奸夫洪四揢伤伊姑老洪汪氏身死一案
    詹茂發因續姦未遂謀殺本夫戴三富身死一案
    吴汝菁争奸戮伤余高芫身死一案
下篇 刑科题本婺源奸情命案档案研究
    第一章 奸情产生的社会因素
        第一节 两地分居和男女接触
        第二节 经济困窘和婚姻异常
    第二章 奸情命案起因和类型
        第一节 奸情命案的起因
        第二节 奸情命案的类型
    第三章 奸情命案的犯罪主体
        第一节 社会身份和涉案年龄
        第二节 婚姻状况和彼此关系
    第四章 地方社会与奸情命案
        第一节 约保与奸情命案
        第二节 宗族与奸情命案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明清时期婺源的乡约与基层组织[J]. 廖华生.  安徽史学. 2017(06)
[2]生命·生计·生态:清代中叶江西的日常生活——以108件嘉庆朝刑科题本为基本资料[J]. 常建华.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5)
[3]清代乾嘉时期的四川赶场——以刑科题本、巴县档案为基本资料[J]. 常建华.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5)
[4]清中叶山西的日常生活——以118件嘉庆朝刑科题本为基本资料[J]. 常建华.  史学集刊. 2016(04)
[5]清代女性被抑勒卖奸简析——以丈夫抑勒妻妾与人通奸为视野[J]. 郭瑞卿.  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研究. 2016(00)
[6]清代中期贵州乡村社会蠡测——以嘉庆朝《刑科题本》为例[J]. 吴才茂.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6)
[7]清中叶山西村社生活与管理——以嘉庆朝刑科题本为基本资料[J]. 常建华.  经济社会史评论. 2015(04)
[8]清中叶山西的借贷、典卖土地与雇佣——以嘉庆朝刑科题本为基本资料[J]. 常建华.  史志学刊. 2015(05)
[9]因奸杀夫案中妻的消极法律保护传统[J]. 颜丽媛.  天津法学. 2015(02)
[10]对清代因与人通奸后杀死本夫案中妻子的量刑例外的考察[J]. 颜丽媛.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5(01)

博士论文
[1]清代乡里关系研究[D]. 王妍.南开大学 2013
[2]清代夫妻相犯研究[D]. 钱泳宏.华东政法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清代的“亲属相奸”研究[D]. 何娜.华东政法大学 2014
[2]秩序与冲突:清代乡村社会纠纷[D]. 张新平.陕西师范大学 2012
[3]中国近代先买权制度述论[D]. 任秀杰.西南政法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1756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31756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c51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