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律》伦理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11 20:26
北魏(386年—534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少数民族为主,在中原地区建立比较强大稳定的统治,持续时间较长的封建王朝。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大融合的历史大潮中,北魏统治者吸取汉以来历代封建王朝立法和司法经验,荟萃以拓跋鲜卑为主的北方各少数民族文化之精华,兼收并蓄,广采博取,取精用宏,制定了一代法典《北魏律》。北魏作为少数民族政权不但没有割断自汉代就开始的法律儒家化运动,反而逐渐接受了汉族法律儒家化的传统,并以此为依据进行了某些制度创新,把中国封建法典儒家化的进程推进了一步。《北魏律》前承汉、魏、晋等朝的立法成果,后为《北齐律》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并为以唐律为代表的中华法系的最终形成做出了重要贡献。《北魏律》在中国法律伦理化过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北魏律》伦理思想以儒家天道观为哲学基础,适应了当时宗法礼制的社会环境,是自汉以来法律儒家化的继续,同时由于北魏是少数民族政权,《北魏律》的伦理思想也是拓跋鲜卑汉化改革的产物。《北魏律》是法律儒家化的成果,其伦理思想也体现了儒家精神,整个法律体现出强烈的“纳礼入律”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三纲”为核心的封建礼教作为指导立法、司法活动的基本原则...
【文章来源】: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之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一、《北魏律》及其伦理思想的基础
(一) 北魏的建立及《北魏律》的制定
(二) 《北魏律》伦理思想的基础
1、天道观——《北魏律》伦理思想的哲学基础
2、宗法礼制——《北魏律》伦理思想的社会基础
3、汉化改革——《北魏律》伦理思想的政治基础
二、《北魏律》伦理思想的内涵——“齐之以法,示之以礼”
(一) 《北魏律》的立法伦理思想
1、皇权至上
2、“三千之罪,莫大于不孝”
3、“贵贱上下有等”、“良贱有别”
4、民本
(二) 《北魏律》的司法伦理思想
1、“经义折狱”、原心论罪
2、同罪异刑
3、恤刑、恤囚
(三) 《北魏律》中特色法律制度的伦理分析
1、存留养亲
2、官当
三、《北魏律》及其伦理思想的现代启示
(一) 《北魏律》修律过程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启示
1、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要与时俱进
2、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要吸收西方先进法律制度与文化
3、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要充分而理性地利用本土法律资源
(二) 《北魏律》伦理思想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启示
1、《北魏律》“恤刑”思想对完善当代刑罚体系的启示
2、《北魏律》“恤囚”思想对司法制度改革的启示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表:北魏世系
附图:北魏疆域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伦理与法律:两种规范间的对话——第六次全国应用伦理学研讨会综述[J]. 李怡轩,李光辉. 哲学动态. 2007(08)
[2]录囚制度的历史嬗变与现代省思[J]. 江涛,张先昌.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07(04)
[3]论《唐律疏议》的儒家伦理化[J]. 李忠建. 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03)
[4]论中国古代法律中的矜老恤幼原则[J]. 王春林.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06(04)
[5]浅析魏晋南北朝时期法律的维孝功能[J]. 张宏民,吴金卫.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2)
[6]魏晋南北朝对唐律的贡献[J]. 任海涛. 兰州商学院学报. 2006(02)
[7]“孝”的观念在北魏法律制度中的反映[J]. 辛宇鹤. 运城学院学报. 2006(01)
[8]论魏晋南北朝刑法原则儒家化特征[J]. 薛菁.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1)
[9]中国古代法律特权性的形成[J]. 王明翠.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5(06)
[10]北魏孝文帝法律改革述评[J]. 魏志静. 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5(04)
博士论文
[1]北魏中央集权过程研究[D]. 张甫荣.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2
[2]北魏官吏收入与监察机制[D]. 王大良.首都师范大学 2000
硕士论文
[1]魏晋南北朝司法制度述论[D]. 李彬.福建师范大学 2006
[2]北魏刑事法律初探[D]. 魏志静.中国政法大学 2004
[3]试论魏晋南北朝正统法律思想的发展演变[D]. 唐小龙.郑州大学 2004
[4]论中国古代司法制度的演变及特点[D]. 王继尧.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182053
【文章来源】: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之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一、《北魏律》及其伦理思想的基础
(一) 北魏的建立及《北魏律》的制定
(二) 《北魏律》伦理思想的基础
1、天道观——《北魏律》伦理思想的哲学基础
2、宗法礼制——《北魏律》伦理思想的社会基础
3、汉化改革——《北魏律》伦理思想的政治基础
二、《北魏律》伦理思想的内涵——“齐之以法,示之以礼”
(一) 《北魏律》的立法伦理思想
1、皇权至上
2、“三千之罪,莫大于不孝”
3、“贵贱上下有等”、“良贱有别”
4、民本
(二) 《北魏律》的司法伦理思想
1、“经义折狱”、原心论罪
2、同罪异刑
3、恤刑、恤囚
(三) 《北魏律》中特色法律制度的伦理分析
1、存留养亲
2、官当
三、《北魏律》及其伦理思想的现代启示
(一) 《北魏律》修律过程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启示
1、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要与时俱进
2、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要吸收西方先进法律制度与文化
3、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要充分而理性地利用本土法律资源
(二) 《北魏律》伦理思想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启示
1、《北魏律》“恤刑”思想对完善当代刑罚体系的启示
2、《北魏律》“恤囚”思想对司法制度改革的启示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表:北魏世系
附图:北魏疆域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伦理与法律:两种规范间的对话——第六次全国应用伦理学研讨会综述[J]. 李怡轩,李光辉. 哲学动态. 2007(08)
[2]录囚制度的历史嬗变与现代省思[J]. 江涛,张先昌.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07(04)
[3]论《唐律疏议》的儒家伦理化[J]. 李忠建. 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03)
[4]论中国古代法律中的矜老恤幼原则[J]. 王春林.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06(04)
[5]浅析魏晋南北朝时期法律的维孝功能[J]. 张宏民,吴金卫.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2)
[6]魏晋南北朝对唐律的贡献[J]. 任海涛. 兰州商学院学报. 2006(02)
[7]“孝”的观念在北魏法律制度中的反映[J]. 辛宇鹤. 运城学院学报. 2006(01)
[8]论魏晋南北朝刑法原则儒家化特征[J]. 薛菁.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1)
[9]中国古代法律特权性的形成[J]. 王明翠.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5(06)
[10]北魏孝文帝法律改革述评[J]. 魏志静. 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5(04)
博士论文
[1]北魏中央集权过程研究[D]. 张甫荣.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2
[2]北魏官吏收入与监察机制[D]. 王大良.首都师范大学 2000
硕士论文
[1]魏晋南北朝司法制度述论[D]. 李彬.福建师范大学 2006
[2]北魏刑事法律初探[D]. 魏志静.中国政法大学 2004
[3]试论魏晋南北朝正统法律思想的发展演变[D]. 唐小龙.郑州大学 2004
[4]论中国古代司法制度的演变及特点[D]. 王继尧.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1820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3182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