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法律事实建构论

发布时间:2021-07-05 08:08
  司法裁判中的事实问题是司法上由来已久和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事实问题的关键在于对法官据以作出裁判的事实之形成过程有一个准确的认识。传统的事实发现理论从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出发,认为司法过程就是一个探究案件事实真相的过程,司法判决最终必须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才能获得为人们所接受和认可的效力。本文经过对司法过程之性质和规律的重新考察认为,司法活动是一种建立在主体理性认识基础之上的主体间的交往活动,在这一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法律事实是不同主体主观建构活动下的产物,并非是主体探知到的所谓原始案件事实的摹本。从法律事实建构论出发,本文又分别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论证了保障法律事实建构活动顺利展开的规则以及法律事实建构的具体过程。最后本文指出,经由主体建构起来的法律事实的正当化标准已经由程序外的“真实”标准转化为程序内主体间所达成的“共识”标准,“共识”作为一种正当程序的结论要依赖于正当程序的保障,即正当程序对于法律事实的正当化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8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内容提要
导论
第一章 法律事实及其建构
    一、事实
    二、法律事实
    三、法律事实之建构
第二章 法律事实建构之认识论
    一、主体理性认识的永恒局限
        (一) 理性的限度与诉讼主体理性认识之局限
        (二) 制约诉讼主体理性认识的相关因素
    二、主体间理性认识的可能出路
        (一) 诉讼活动之交往性分析
        (二) 主体间的事实建构
    三、由主体到主体间的诉讼认识
第三章 法律事实建构之规则论
    一、法律事实建构的规则保障
        (一) 程序规则
        (二) 证据规则
    二、法律事实建构的规则体系
        (一) 交叉询问规则
        (二) 相关性规则
        (三)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四) 传闻证据排除规则
第四章 法律事实建构之过程论
    一、法律事实建构的主体
        (一) 检察官
        (二) 被告人
        (三) 法官
    二、法律事实建构过程的具体展开
        (一) 开场陈述
        (二) 举证与质证
        (三) 法庭辩论
    三、法律事实的认定
        (一) 法官的自由心证
        (二) 证据裁判原则
        (三) 法律事实的认定标准
第五章 法律事实建构之效力论
    一、法律事实的正当化标准
        (一) “真实”标准的困难
        (二) “共识”标准的提出
        (三) 程序优先的安排
    二、法律事实的正当程序保障
        (一) 程序的涵义及程序正义的基本要求
        (二) 正当程序[]对法律事实正当化的保障
结语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
论文摘要
ABSTRACT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对科学证据的反思——以程序为视角的关照[J]. 杨波.  当代法学. 2005(06)
[2]法律事实与法律方法[J]. 杨建军.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5)
[3]“以事实为根据”的法理解读——与袁红冰教授商榷[J]. 朱良好.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04)
[4]事实的法律追问——一种现象学意义上的阐释[J]. 王晓.  浙江学刊. 2004(06)
[5]司法证明标准与乌托邦——答刘金友兼与张卫平、王敏远商榷[J]. 何家弘.  法学研究. 2004(06)
[6]“证据法的基础理论”笔谈[J]. 王敏远,张继成,吴宏耀,刘荣军,卞建林,陈卫东,汪建成,樊崇义,毛立华,张建伟,魏晓娜,熊秋红,杨建广.  法学研究. 2004(06)
[7]从实质证据观到实质真实标准[J]. 裴苍龄.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4(06)
[8]法律事实的概念[J]. 杨建军.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04(06)
[9]最大真实:客观真实的否定之否定[J]. 李广胜.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3)
[10]政治的正当性及其形态演化[J]. 戴木才.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04(03)

博士论文
[1]案件事实真实性研究[D]. 朴永刚.吉林大学 2006
[2]正当法律程序与开放社会的制度化[D]. 宋显忠.吉林大学 2003
[3]论司法裁判中的事实问题[D]. 赵承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2
[4]诉讼认识论[D]. 吴宏耀.中国政法大学 2002
[5]刑事证据规则[D]. 郑旭.中国政法大学 2000



本文编号:32657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32657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2be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