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秦及汉初逃亡犯罪的刑罚适用和处理程序

发布时间:2021-10-27 09:25
  秦及汉初律令对逃亡犯罪的规定繁复而成体系。逃亡大体可分为一般逃亡和犯罪后逃亡二类。在刑罚适用上,一般逃亡的刑罚因逃亡者身份不同而各异,犯罪逃亡的刑罚是以本罪刑罚为基础,叠加亡罪刑罚后加以确定。在处理程序上,吏、民的一般逃亡不导致审判和追缉程序,刑徒或特别身份人逃亡的,区分亡罪刑罚轻重,分别适用审判并通缉的"论,命之"程序和审判并命令其出现、领受刑罚的"论,令出、会之"程序。犯罪逃亡的,以本罪刑罚为基准,分别适用"论,命之"和"论,令出、会之"程序,后一程序中未按规定领受刑罚的,以刑罚已执行时逃亡来论断其刑。在不同类型逃亡犯罪及司法程序的不同阶段自出的,有处以笞刑、本罪之刑减一等或本罪之刑叠加亡罪之刑后总减一等等不同减刑效果。 

【文章来源】:法学研究. 2020,42(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7 页

【文章目录】:
一、逃亡行为的刑罚
    (一)一般逃亡行为的刑罚
    (二)犯罪逃亡行为的刑罚
二、逃亡的处置程序
    (一)一般逃亡:行政之“削爵、登记”及司法之“狱”
    (二)犯罪逃亡:“论,命之”及“论,令出、会之”
    (三)“令出、会之”之后续:“不会某刑罚,以亡律论”
三、自出的法律效果
    (一)一般逃亡后自出的法律效果
    (二)犯罪逃亡后自出的法律效果
结 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试论秦汉刑罚中的司寇刑[J]. 张新超.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1)
[2]里耶秦简所见逃亡现象——从“缭可逃亡”文书的复原说起[J]. 谢坤.  古代文明. 2017(01)
[3]秦及汉初的司寇与徒隶[J]. 孙闻博.  中国史研究. 2015(03)
[4]《里耶秦简》(壹)所见作徒管理问题探讨[J]. 沈刚.  史学月刊. 2015(02)
[5]简牍资料所见秦汉奴婢的逃亡犯罪[J]. 文霞.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14(05)
[6]秦汉“自出”非“自告”说[J]. 宋国华,王芳.  南都学坛. 2012(04)
[7]出土秦汉法律文献整理研究的新成果——读《二年律令与奏谳书——张家山二四七号墓出土法律文献释读》[J]. 徐世虹.  政法论坛. 2010(04)
[8]张家山汉简《亡律》考论[J]. 闫晓君.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09(01)

硕士论文
[1]秦汉逃亡问题研究[D]. 任赞.东北师范大学 2014
[2]秦汉逮捕制度论考[D]. 马晓克.东北师范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4613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34613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58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