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司法实践中的“春秋决狱”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18 01:42
“读史明智,鉴往知来”,“春秋决狱”作为中国传统法制发展史中的重要事件,当今研究不仅仅只做批判,更为重要的是总结历史教训,发掘其合理之处,取其精华,剔其糟粕,以古代法制中的成败思考当今法治建设才是正确的做法。汉代是“春秋决狱”这种特殊司法技术运用最为兴盛的时期,研究这一时期“春秋决狱”可以方便笔者进行更准确更深入的探讨。首先,本文对其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其次,分析“春秋决狱”的审判原则、审理程序,以及对汉代司法实践中引“春秋”断案的案件以直观的表格方式进行了归纳和分类,通过对典型案例断案依据的分析展现儒家经义在司法实践中的具体运用情况,可以发现“春秋决狱”的范围涵盖了当时社会的各个领域的疑难案件,可见,其应用还是较为广泛的;再次,探讨“春秋决狱”的司法实践对汉代司法产生的积极作用以及在运用过程中所呈现出的问题;最后,“春秋决狱”的做法在汉以后仍有余续并且对中国传统法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的亲属容隐制度对当代法治建设仍然具有一定的价值,因此笔者思考构建当代亲属容隐的法律规定也有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另外,以“春秋决狱”为视角,笔者认为目前判决文书中法官用自身的自由裁量权引道德话语说理不规范...
【文章来源】:新疆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3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春秋决狱”在汉代司法实践中产生的原因
(一)秦朝法家思想的失败
1、秦朝法家思想之弊端
2、汉初法律思想发生转变
(二)实现君主强权与“大一统”之需要
(三)新儒学统治思想地位的确立
二、“春秋决狱”在汉代司法实践中的运用
(一)“春秋决狱”的审判原则
(二)“春秋决狱”的审理程序
(三)“春秋决狱”案例分析
1、危害中央集权案
2、侵犯皇权案
3、违反家庭伦理道德案
4、其他类案件
三、“春秋决狱”在汉代司法中的利弊分析
(一)“春秋决狱”在汉代司法中的积极作用
1、注重主观动机,纠正客观归罪
2、以情说理,赋予判决人性化
3、德法结合,抑制用刑从重
(二)“春秋决狱”在汉代司法中的问题探讨
1、存在司法擅断的现象
2、强化法律和道德的模糊界线
3、破坏汉代法律的权威性
四、“春秋决狱”对中国传统法制的影响及其当代思考
(一)“春秋决狱”对中国传统法制的影响
1、开启法律儒家化进程
2、推动法律解释学发展
3、促进礼法相互融合
(二)“春秋决狱”视角下的当代思考
1、亲属容隐制度的当代思考
2、法律和道德的当代思考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董仲舒与“春秋决狱”[J]. 朱宏才. 攀登. 2015(04)
[2]论汉代的《春秋决狱》[J]. 崔灿. 法制与社会. 2009(22)
[3]百年来“春秋决狱”研究的突破性进展[J]. 朱宏才. 攀登. 2009(02)
[4]春秋决狱再考[J]. 李鼎楚. 政法论坛. 2008(03)
[5]历史意识、社会选择与科学发展观——重新认识以史为鉴及其途径[J]. 雷紫翰. 社会科学战线. 2004(06)
[6]春秋决狱对礼法融合的促动[J]. 史广全. 哈尔滨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2002(07)
[7]儒家反酷刑的理论与实践[J]. 俞荣根. 现代法学. 2001(05)
[8]秦朝法治失败原因的理性思考[J]. 史广全. 求是学刊. 2001(03)
[9]春秋决狱及其对传统文化的危害[J]. 朱宏才. 攀登. 2001(02)
[10]“春秋决狱”新探[J]. 吕志兴.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05)
硕士论文
[1]春秋决狱与原心定罪新辩[D]. 方庆淼.西南政法大学 2013
[2]以史为鉴—对“春秋决狱”的研究[D]. 于涛.山东大学 2011
[3]两汉复仇风俗研究[D]. 王蕾.山东大学 2010
[4]“春秋决狱”研究[D]. 柳高平.西南政法大学 2010
[5]论“春秋决狱”[D]. 毛春红.中国政法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541377
【文章来源】:新疆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3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春秋决狱”在汉代司法实践中产生的原因
(一)秦朝法家思想的失败
1、秦朝法家思想之弊端
2、汉初法律思想发生转变
(二)实现君主强权与“大一统”之需要
(三)新儒学统治思想地位的确立
二、“春秋决狱”在汉代司法实践中的运用
(一)“春秋决狱”的审判原则
(二)“春秋决狱”的审理程序
(三)“春秋决狱”案例分析
1、危害中央集权案
2、侵犯皇权案
3、违反家庭伦理道德案
4、其他类案件
三、“春秋决狱”在汉代司法中的利弊分析
(一)“春秋决狱”在汉代司法中的积极作用
1、注重主观动机,纠正客观归罪
2、以情说理,赋予判决人性化
3、德法结合,抑制用刑从重
(二)“春秋决狱”在汉代司法中的问题探讨
1、存在司法擅断的现象
2、强化法律和道德的模糊界线
3、破坏汉代法律的权威性
四、“春秋决狱”对中国传统法制的影响及其当代思考
(一)“春秋决狱”对中国传统法制的影响
1、开启法律儒家化进程
2、推动法律解释学发展
3、促进礼法相互融合
(二)“春秋决狱”视角下的当代思考
1、亲属容隐制度的当代思考
2、法律和道德的当代思考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董仲舒与“春秋决狱”[J]. 朱宏才. 攀登. 2015(04)
[2]论汉代的《春秋决狱》[J]. 崔灿. 法制与社会. 2009(22)
[3]百年来“春秋决狱”研究的突破性进展[J]. 朱宏才. 攀登. 2009(02)
[4]春秋决狱再考[J]. 李鼎楚. 政法论坛. 2008(03)
[5]历史意识、社会选择与科学发展观——重新认识以史为鉴及其途径[J]. 雷紫翰. 社会科学战线. 2004(06)
[6]春秋决狱对礼法融合的促动[J]. 史广全. 哈尔滨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2002(07)
[7]儒家反酷刑的理论与实践[J]. 俞荣根. 现代法学. 2001(05)
[8]秦朝法治失败原因的理性思考[J]. 史广全. 求是学刊. 2001(03)
[9]春秋决狱及其对传统文化的危害[J]. 朱宏才. 攀登. 2001(02)
[10]“春秋决狱”新探[J]. 吕志兴.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05)
硕士论文
[1]春秋决狱与原心定罪新辩[D]. 方庆淼.西南政法大学 2013
[2]以史为鉴—对“春秋决狱”的研究[D]. 于涛.山东大学 2011
[3]两汉复仇风俗研究[D]. 王蕾.山东大学 2010
[4]“春秋决狱”研究[D]. 柳高平.西南政法大学 2010
[5]论“春秋决狱”[D]. 毛春红.中国政法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5413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3541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