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富民”涉讼案件类型与特点——以《名公书判清明集》为研究对象
发布时间:2022-01-11 06:20
《名公书判清明集》收录涉及"富民"的诉讼案例不少,为认识"富民"负面形象提供了很好的视角。其涉诉案件集中在三个方面:因为逃避赋役被地方官追究法律责任;因为家庭或家族内部财产分割而产生矛盾;因与他人发生经济纠纷而诉诸法律。从案件收录的数量来看,因逃避赋役被追责的案例最少,官方相对温和的处理,也表明官府与"富民"阶层的矛盾较为缓和。"富民"家庭纠纷案例主要发生在财产分割方面,反映了"富民"经济状况改善之后所产生的家庭张力。乡邻诉讼是富民涉讼案件最多的一类,说明南宋乡村社会中"富民"相互之间、"富民"与小民之间的经济矛盾和社会矛盾较为突出。地方官员对"豪横"的严惩,客观上保护了大多数富民利益,创造了有利于"富民"阶层成长的社会环境。
【文章来源】: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2020,37(03)
【文章页数】:17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富民社会”理论的学术研究回顾及展望[J]. 张锦鹏,武婷婷. 思想战线. 2018(06)
[2]劝分与宋代救荒[J]. 李华瑞.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10(01)
[3]宋代的富民与乡村治理[J]. 刁培俊. 河北学刊. 2005(02)
[4]荒政与劝分:民间利益博弈中的政府角色——以宋朝为中心的考察[J]. 张文.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2003(04)
本文编号:3582266
【文章来源】: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2020,37(03)
【文章页数】:17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富民社会”理论的学术研究回顾及展望[J]. 张锦鹏,武婷婷. 思想战线. 2018(06)
[2]劝分与宋代救荒[J]. 李华瑞.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10(01)
[3]宋代的富民与乡村治理[J]. 刁培俊. 河北学刊. 2005(02)
[4]荒政与劝分:民间利益博弈中的政府角色——以宋朝为中心的考察[J]. 张文.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2003(04)
本文编号:35822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3582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