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区块链证据规则及其启发
发布时间:2022-01-19 09:59
以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和加密算法等要素为技术特征的区块链技术,使得电子证据因易篡改而采信率低的现象得到改观。因此,区块链时代证据法变革是必然趋势。美国联邦层面尚未对区块链证据规则作出特别规定,各州纷纷开启立法进程,将区块链纳入电子记录范畴,其中佛蒙特州正式将区块链引入证据法领域,并单独规定了区块链证据规则。美国区块链证据规则主要体现在传闻证据规则、鉴真规则和推定规则。尽管区块链记录是否构成传闻还有争议,但不影响其根据规定进行自我鉴真,且美国更青睐“技术自证”而非“国家公证”。区块链技术并非毫无缺陷的技术,为使区块链技术发挥最大效用,中国应出台更严谨的证据规则。本文由以下六章构成:第一章:美国区块链证据的法律定位。在互联网发展的早期阶段,美国通过《统一电子交易法》和《内外贸易电子签名法》确保了电子签名和记录具有与物理签名和记录同等的法律效力。近年来,美国部分州通过修正案的形式,将区块链上保存的记录纳入上述电子记录的范畴,但对区块链的定义各不相同。其中,佛蒙特州单独对区块链证据做出特殊规定,并采用了较为宽泛的定义,从而避免对区块链“不变性”的争议。尽管区块链证据已进入联邦法...
【文章来源】: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美国区块链证据的法律定位
一、作为电子记录的区块链记录
二、进入证据法领域的区块链
第二章 美国区块链证据与传闻规则
一、Lizarraga-Tirado案判决:机器陈述不是传闻
二、Lizarraga-Tirado案对区块链证据的先例效力
三、传闻证据规则的例外:“定期进行的活动记录”
第三章 美国区块链证据与鉴真规则
一、定期进行的活动记录
二、电子证据
三、区块链记录
第四章 美国区块链证据与最佳证据规则
第五章 美国区块链证据与推定规则
一、推定的内容
二、推定的证明责任
三、推定的适用条件
第六章 美国区块链证据规则的启发借鉴
一、中国区块链第一案的重点与争点
二、中国区块链证据规则概述
(一)管辖和内容范围均有限
(二)未提供具体明确的指引
(三)证据资格依赖公证背书
三、美国区块链证据规则的借鉴意义
(一)从依赖公证向技术自证转变
(二)建立严谨的区块链证据规则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2015 年至2019 年美国各州区块链立法情况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区块链技术在分布式电源电费结算中的应用研究[J]. 叶明,王刚,周振,杨芳. 中国电力. 2019(06)
[2]物流服务交易区块链与蚁群智能合约算法研究[J]. 李松钊,李文敬,陆建波.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19(17)
[3]区块链监管:“法律”与“自律”之争[J]. 凯伦·杨,林少伟. 东方法学. 2019(03)
[4]从时间戳到区块链:网络著作权纠纷中电子存证的抗辩事由与司法审查[J]. 雷蕾. 出版广角. 2018(15)
[5]区块链如何推动金融科技监管的变革[J]. 杨东.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8(12)
[6]基于区块链的电子证据系统架构模型[J]. 侯义斌,梁勋,占小瑜. 计算机科学. 2018(S1)
[7]基于区块链存证的电子数据真实性探讨[J]. 李静彧,李兆森. 软件. 2018(06)
[8]区块链技术在商标领域的证明作用[J]. 张怀印,凌宗亮. 知识产权. 2018(05)
[9]区块链与未来法治[J]. 郑戈. 东方法学. 2018(03)
[10]一种区块链的云计算电子取证模型[J]. 黄晓芳,徐蕾,杨茜.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17(06)
本文编号:3596647
【文章来源】: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美国区块链证据的法律定位
一、作为电子记录的区块链记录
二、进入证据法领域的区块链
第二章 美国区块链证据与传闻规则
一、Lizarraga-Tirado案判决:机器陈述不是传闻
二、Lizarraga-Tirado案对区块链证据的先例效力
三、传闻证据规则的例外:“定期进行的活动记录”
第三章 美国区块链证据与鉴真规则
一、定期进行的活动记录
二、电子证据
三、区块链记录
第四章 美国区块链证据与最佳证据规则
第五章 美国区块链证据与推定规则
一、推定的内容
二、推定的证明责任
三、推定的适用条件
第六章 美国区块链证据规则的启发借鉴
一、中国区块链第一案的重点与争点
二、中国区块链证据规则概述
(一)管辖和内容范围均有限
(二)未提供具体明确的指引
(三)证据资格依赖公证背书
三、美国区块链证据规则的借鉴意义
(一)从依赖公证向技术自证转变
(二)建立严谨的区块链证据规则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2015 年至2019 年美国各州区块链立法情况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区块链技术在分布式电源电费结算中的应用研究[J]. 叶明,王刚,周振,杨芳. 中国电力. 2019(06)
[2]物流服务交易区块链与蚁群智能合约算法研究[J]. 李松钊,李文敬,陆建波.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19(17)
[3]区块链监管:“法律”与“自律”之争[J]. 凯伦·杨,林少伟. 东方法学. 2019(03)
[4]从时间戳到区块链:网络著作权纠纷中电子存证的抗辩事由与司法审查[J]. 雷蕾. 出版广角. 2018(15)
[5]区块链如何推动金融科技监管的变革[J]. 杨东.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8(12)
[6]基于区块链的电子证据系统架构模型[J]. 侯义斌,梁勋,占小瑜. 计算机科学. 2018(S1)
[7]基于区块链存证的电子数据真实性探讨[J]. 李静彧,李兆森. 软件. 2018(06)
[8]区块链技术在商标领域的证明作用[J]. 张怀印,凌宗亮. 知识产权. 2018(05)
[9]区块链与未来法治[J]. 郑戈. 东方法学. 2018(03)
[10]一种区块链的云计算电子取证模型[J]. 黄晓芳,徐蕾,杨茜.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17(06)
本文编号:35966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3596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