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监察体制运行的制约与反制约关系——以“照刷文卷”律为例
发布时间:2023-06-02 00:41
"照刷文卷"律是清代监察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官员定期检查衙门文书,及时发现违法情形并予以惩罚的形式,起到澄清吏治、提高效率的效果。在制度运作过程中,清朝建立庞大、完善但又繁杂的律例体系,实现了"清代化",但是也为监察客体肆意"规避""反制约"提供了依据。清代较为完善的政治制度以及律例体系的极大发达,并不一定是制度最优化的结果,它可能还是部院衙门、官吏追求私利实施规避行为的法则,是"国家利益"与"衙门利益"甚至"官吏私利"之间博弈的法律形式。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清代“照刷文卷”律例嬗变
(一)清初在制度层面的“路径依赖”[5]
(二)雍、乾时期“照刷文卷”律的“清代化”
(三)晚清制度失序与律例终结
二、清代“照刷文卷”制度设置
三、清代“照刷文卷”律例体系
(一)律
(二)条例
(三)事例
(四)则例
四、晚清衙门规避刷卷现象及分析
(一)晚清衙门规避刷卷现象
1.不行送刷
2.逾期拖延
3.记录收支款项残缺
4.呈送无用文牍
5.利用注销、汇奏等近似制度规避
(二)关于规避问题的制度分析
本文编号:3827336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清代“照刷文卷”律例嬗变
(一)清初在制度层面的“路径依赖”[5]
(二)雍、乾时期“照刷文卷”律的“清代化”
(三)晚清制度失序与律例终结
二、清代“照刷文卷”制度设置
三、清代“照刷文卷”律例体系
(一)律
(二)条例
(三)事例
(四)则例
四、晚清衙门规避刷卷现象及分析
(一)晚清衙门规避刷卷现象
1.不行送刷
2.逾期拖延
3.记录收支款项残缺
4.呈送无用文牍
5.利用注销、汇奏等近似制度规避
(二)关于规避问题的制度分析
本文编号:38273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3827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