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中国古代的“厌讼”现象及其原因

发布时间:2017-05-25 17:13

  本文关键词:中国古代的“厌讼”现象及其原因,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关于古代社会的“厌讼”与“好讼”之争由来己久,可谓是见仁见智,笔者认为这应该是研究的视角不同,我们分析古代的各种现象,大体都要通过古代的官方书籍和学者的研究资料,所以一直以来“厌讼”论的观点是建立在古代官方关于诉讼记载的文献史料基础,“好讼”的观点又多是在某一时期的实证史料上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分析。但是笔者的观点是认为古代民间存在“厌讼”现象的。古代的“厌讼”是由许多主观、客观因素制约而成的。古代社会的“厌讼”现象是古代官方的“贱讼”、“息讼”态度,古代民间“畏讼”心理和儒家“无讼”思想的综合结果。笔者认为“厌讼”不应该解释为有强烈感情倾向的意思,应该解释为古代民间的“避讼”的诉讼偏好,即人们在权衡利弊时只会为了较大的利益而采取诉讼的模式,大部分的普通民众采取的是“避讼”方式,这不仅跟古代官方对民众的“息讼”引导,对民间“贱讼”意识的培养,民间逐渐形成“畏讼”心理的主观影响有关,而且也是因为古代司法资源短缺,司法制度不完善,诉讼成本过高,人民生活不够富裕等诸多客观原因,和古代特殊的社会氛围、各种思想体系、政治体制等主观因素共同造成的,“厌讼”现象有着积极和消极的影响。时至今日,研究中国古代的“厌讼”现象仍对现代司法有一定的帮助。我们可以尽量消减“厌讼”现象带来的消极影响,增强“厌讼”现象带来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厌讼 好讼 积极影响 消极影响 司法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9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引言10-12
  • 一、中国古代的“厌讼”、“好讼”之争12-15
  • 1.1 关于中国古代的“好讼”现象12
  • 1.2 关于古代民间存在的“厌讼”现象12-14
  • 1.3 一种诉讼偏好14-15
  • 二、“厌讼”现象的原因分析15-29
  • 2.1 中国古代的经济原因15-16
  • 2.2 中国古代的政治原因16-17
  • 2.2.1 中国古代官方的“息讼”、“贱讼”态度16-17
  • 2.2.2 中国古代行政考核体制17
  • 2.3 中国古代的社会原因17-19
  • 2.3.1 中国古代的熟人社会17-18
  • 2.3.2 中国古代的家庭伦理模式18-19
  • 2.4 中国古代思想原因19-23
  • 2.4.1 中国古代儒家思想19-21
  • 2.4.2 中国古代道家“天人合一”思想对“厌讼”意识的形成的影响21-22
  • 2.4.3 中国古代独有的“罪恶纠纷观”22-23
  • 2.5 中国古代诉讼成本23-26
  • 2.5.1 金钱成本23-25
  • 2.5.2 时间成本25
  • 2.5.3 声誉成本25-26
  • 2.5.4 亲情成本26
  • 2.6 中国古代法律制度方面原因26-29
  • 2.6.1 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26-27
  • 2.6.2 律法的残酷惩罚性27
  • 2.6.3 “不当得为”罪27-29
  • 2.6.4 对民众诉权的限制29
  • 三、古代“厌讼”现象的正负面影响29-33
  • 3.1 “厌讼”现象带来的负面影响29-31
  • 3.1.1 不利于法律制度的进步29-30
  • 3.1.2 导致官僚司法制度腐败30-31
  • 3.1.3 造成古代民间权利意识淡薄31
  • 3.2 “厌讼”现象带来的正面影响31-33
  • 3.2.1 有利于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形成31-32
  • 3.2.2 有利于古代社会和谐稳定32-33
  • 结语33-36
  • 参考文献36-39
  • 致谢3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武树臣;;寻找最初的礼——对礼字形成过程的法文化考察[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2 武树臣;;寻找最初的“律”——对古“律”字形成过程的法文化考察[J];法学杂志;2010年03期

3 贺卫方;;司法:走向清廉之路[J];法学家;1998年01期

4 李汉林;;变迁中的中国单位制度 回顾中的思考[J];社会;2008年03期

5 徐忠明;明清诉讼:官方的态度与民间的策略[J];社会科学论坛;2004年10期

6 尤陈俊;“不变”的中国基层司法风格及其社会经济背景[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本文关键词:中国古代的“厌讼”现象及其原因,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44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3944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fd6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