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本科法学教育中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运行
发布时间:2025-02-09 13:53
法学作为一门应用性学科,实践教学是法学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法学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问题,在此意义上,法学实践教学的质量决定了法学本科教育的质量。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深度发展与民主法治事业的进步,法学人才培养中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开设法学专业历史较长的各高等院校更加注重对法学实践教学发展历程的反思和实践教学经验的总结,以及深入研究实践教学对法律人(法律职业共同体)培养的深刻意义。 但就总体而言,目前在我国法学教学中,仍然存在“四重四轻”的现象,即重教师传授,轻学生研究;重学习结果,轻学习过程;重理论学习,轻实践应用;重专业知识,轻综合素质。实践教学相对于理论教学而言,师资建设比较薄弱,教学环境有待改进,探索与实践比较零散,研究也还不够深刻,没有形成科学的体系,实践教学仅仅作为一个环节处于从属地位。 笔者长期从事法学实践教学工作,在充分认识实践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在所在学校进行探索,把实践课程列入教学计划分配学分,在校内外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和实验室,制定指导教师考核细则,计算指导教师工作量,统筹实习经费的使用。这些探索使法学院学生全部纳入实践教...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导论
(一) 选题背景和研究目的
(二) 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三) 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二、我国本科法学教育中“实践教学”的背景、目标和现实分析
(一) 背景分析:中国法学教育的转向
1. 依法治国的背景
2. 市场经济的背景
3. 中国入世的背景
4. 人权进步的背景
(二) 目标分析:中国法学教育的三维度人才的培养定位
1. 思想有深度
2. 知识有广度
3. 实践有力度
(三) 现实分析:中国法学教育的实践性凸显
1. 基本视野
2. 基本观点
3. 现实意义
三、我国本科法学实践教学的模式选择:一个比较的视野
(一) 中外法学实践教学模式的比较分析
1. 大陆法系国家法学实践教学模式
2. 英美法系国家法学实践教学模式
3. 中国法学教育实践教学的发展
4. 中外法学实践教学模式的比较
(二) 我国法学实践教学模式的选择
四、我国本科法学实践教学支撑体系构建
(一) 构建法学实践教学的课程体系
(二) 构建法学实践教学的组织体系
(三) 构建法学实践教学的师资体系
(四) 构建法学实践教学的保障体系
(五) 构建法学实践教学的评价体系
五、我国本科法学实践教学运行体系构建
(一) 模拟法庭
1. 模拟法庭的发展状况
2. 模拟法庭的教学要求和教学过程
3. 模拟法庭的考核要求和成绩评定
(二) 假期实习
1. 假期实习的基本状况
2. 假期实习的组织和实施
3. 假期实习的考核要求和成绩评定
(三) 法庭旁听
1. 法庭旁听的基本情况
2. 法庭旁听的组织和实施
3. 法庭旁听的考核要求和成绩评定
(四) 法律援助
1. 法律援助的发展状况
2. 法律援助活动的组织和实施
3. 法律援助活动的考核要求和成绩评定
(五) 法律诊所
1. 法律诊所教育的发展状况
2. 法律诊所课程的教学方法
3. 法律诊所课程的运行和考核评定
六、结论
(一) 论文的基本观点
(二) 论文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三)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四) 论文的局限和不足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本文编号:4032332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导论
(一) 选题背景和研究目的
(二) 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三) 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二、我国本科法学教育中“实践教学”的背景、目标和现实分析
(一) 背景分析:中国法学教育的转向
1. 依法治国的背景
2. 市场经济的背景
3. 中国入世的背景
4. 人权进步的背景
(二) 目标分析:中国法学教育的三维度人才的培养定位
1. 思想有深度
2. 知识有广度
3. 实践有力度
(三) 现实分析:中国法学教育的实践性凸显
1. 基本视野
2. 基本观点
3. 现实意义
三、我国本科法学实践教学的模式选择:一个比较的视野
(一) 中外法学实践教学模式的比较分析
1. 大陆法系国家法学实践教学模式
2. 英美法系国家法学实践教学模式
3. 中国法学教育实践教学的发展
4. 中外法学实践教学模式的比较
(二) 我国法学实践教学模式的选择
四、我国本科法学实践教学支撑体系构建
(一) 构建法学实践教学的课程体系
(二) 构建法学实践教学的组织体系
(三) 构建法学实践教学的师资体系
(四) 构建法学实践教学的保障体系
(五) 构建法学实践教学的评价体系
五、我国本科法学实践教学运行体系构建
(一) 模拟法庭
1. 模拟法庭的发展状况
2. 模拟法庭的教学要求和教学过程
3. 模拟法庭的考核要求和成绩评定
(二) 假期实习
1. 假期实习的基本状况
2. 假期实习的组织和实施
3. 假期实习的考核要求和成绩评定
(三) 法庭旁听
1. 法庭旁听的基本情况
2. 法庭旁听的组织和实施
3. 法庭旁听的考核要求和成绩评定
(四) 法律援助
1. 法律援助的发展状况
2. 法律援助活动的组织和实施
3. 法律援助活动的考核要求和成绩评定
(五) 法律诊所
1. 法律诊所教育的发展状况
2. 法律诊所课程的教学方法
3. 法律诊所课程的运行和考核评定
六、结论
(一) 论文的基本观点
(二) 论文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三)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四) 论文的局限和不足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本文编号:40323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4032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