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论比较法的功能性方法

发布时间:2017-09-23 15:17

  本文关键词:论比较法的功能性方法


  更多相关文章: 比较法 功能性 方法


【摘要】:比较法这一学科因其浓厚的方法论气息在整个法学体系中具有着别具一格的地位,但正是因为其自身本来就具有方法的成分,因而比较法的方法往往却不那么受到重视。但是,一门独立的法学学科应当具有其成熟的方法论研究,更何况比较法的研究将直接影响到法律移植等等具体立法或者司法层面的实践,因此,对于其方法论给予一个清晰的剖析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
【作者单位】: 厦门市同安区人民法院;
【关键词】比较法 功能性 方法
【分类号】:D908
【正文快照】: 一、功能性方法的概念观群(一)目的论功能主义萨尔蒙是目的论功能主义运用于比较法的第一人,他认为法学同其他科学一样,是干系一般概念的科学,但是这些一般概念不是法律规范,而是法律问题。所以,法律规范的对比只在处理同样法律问题时才成为可能。而目的论功能主义最为成熟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雪飞;我国预期违约制度与英美预期违约制度之比较[J];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2 杨晓燕;预期违约制度的研究[J];蒙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5期

3 许冰梅;预期违约制度探微[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1年08期

4 何骏;略论预期违约制度[J];法学杂志;2002年03期

5 侯静东;;预期违约制度浅析[J];煤;2005年06期

6 左连凯;;预期违约制度的理论基础和法律价值[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7 任文松;王晓;;预期违约制度的理论分析[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8 杜素华;;关于预期违约制度的几个问题[J];东岳论丛;2008年03期

9 曹琪;;论预期违约制度[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08年08期

10 李胜管;周欢;;论预期违约制度[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2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秦小娟;;简析我国《合同法》上之预期违约制度[A];第二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2 李海峰;;对《合同法》中预期违约制度的若干思考[A];当代法学论坛(2006年第3辑)[C];2006年

3 吴清旺;;论我国不安抗辩权与预期违约制度[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蒋 琼 高兰英;完善我国预期违约制度之探讨[N];人民法院报;2002年

2 吴宗华;浅谈合同法上的预期违约制度[N];江苏经济报;2009年

3 刘彤燕;浅谈我国合同法中预期违约制度的若干问题[N];金融时报;2005年

4 马 骞;讲究效益是预期违约制度之精髓[N];人民法院报;2004年

5 曹立志;浅议预期违约制度[N];江苏法制报;2014年

6 高欣;通过案例看预期违约制度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N];国际商报;2008年

7 高欣;预期违约制度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N];宁波日报;2009年

8 晏宗武;浅谈《合同法》的先期违约制度[N];安徽经济报;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佳琦;试论预期违约制度[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2 赵长云;英美法相关规定对我国预期违约制度完善的借鉴作用[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3 陈丽君;论我国税收之债的预期违约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12年

4 刘鹏;不安抗辩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5 齐峰;《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中预期违约制度研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5年

6 吴庆;债务人履行期限届满前拒绝履行的法律应对[D];南京大学;2016年

7 李叶欣;论预期违约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8 裴媛;《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中的预期违约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9 李默;预期违约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10 刘培培;预期违约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9059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9059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375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