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涉外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以一带一路为落脚点

发布时间:2017-10-07 06:25

  本文关键词:涉外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以一带一路为落脚点


  更多相关文章: 一带一路 法律人才 培养模式


【摘要】:2011年国家提出培养高端的涉外法律人才计划并公布了首批22所涉外法律人才培养高校。在这五年里各个高校取得了不凡的成就,其培养模式也各具特色。本文将对首批22所涉外法律人才培养基地实施的培养计划进行梳理,并将涉外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归类,从而反思并借鉴各种模式,为涉外法律人才的培养提几点建议。
【作者单位】: 甘肃政法学院;西华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关键词】一带一路 法律人才 培养模式
【分类号】:G642.0;D90-4
【正文快照】: 一、涉外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梳理在实践层面,首批涉外法律人才培养基地的做法可以归为以下几种模式。(一)法学本科模式在法学本科四年期间着重培养实践型人才,以法律职业与通过司法考试为目标。在教学上主要讲授司法考试内容,讲授考试技巧和方法,注重外语和外国法律制度的学习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易卫中;黄素梅;;高校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怀化学院学报;2013年12期

2 赵肖筠 ,王姝蕾;新时期法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山西教育(教育教学版);2005年01期

3 阎亚林;谈“入世”与现代法律人才培养[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S1期

4 马秋;对复合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再认识[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S1期

5 冯秋燕;文理交叉背景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年12期

6 韩亮;中外法律人才培养模式之比较[J];中国成人教育;2005年04期

7 余贵忠;西部法律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之探讨[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8 姜晶玲;;目标与途径:对高层次法律人才培养的思考[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6年06期

9 谢迪斌;;基于工科背景的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S1期

10 冯忠明;;高校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周昌发;;直面中国法律人才培养[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3辑)[C];2009年

2 冯云翔;;对法学教育改革及法律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A];高教科研2006(上册:校长论坛·教育改革)[C];2006年

3 刘海廷;马兆俐;林志伟;;理念与方法: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着力点[A];第十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教育科学与边缘科学分册)[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雪婷;论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理念定位[N];吉林日报;2014年

2 记者 龙平川;多部门共商法律人才培养[N];检察日报;2012年

3 本报记者 李欣瑶;实践型法律人才培养再起航[N];甘肃日报;2013年

4 记者 朱e,

本文编号:9874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9874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50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