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他人谋取利益”在受贿罪构成要件中的定位及法律适用
发布时间:2021-04-22 16:06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腐败现象日益严重,犯罪手法变化多样且越来越隐蔽,大案、要案不断涌现。受贿罪的发生概率居高不下,其影响范围之大,影响程度之深,败坏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损害了公众对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廉洁性的信赖,严重威胁了国家工作人员的公信力。只有加大惩处此类犯罪的力度,严厉打击受贿犯罪,才能合乎民情,顺乎民意,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按照刑法关于受贿罪的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且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才能成立受贿犯罪。对行为人“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认定在司法实践当中非常棘手。有的国家工作人员虽然利用职务的便利收受了他人财物,但却没有“为他人谋取利益”,不符合“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要件成为了他们为自己无罪辩护的理由。在司法实务及刑法学界对“为他人谋取利益”要件也存在多种观点,有人赞成保留,有人提议取消。在赞成保留的人中对此要件在受贿罪中的地位也有着分歧,主要有“旧客观要件学说”、“主观要件学说”、“新客观要件学说”即“许诺说”等。实际上,无论采用哪一种观点,都不可能打击到所有的受贿犯罪,有些观点甚至会造成一部分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收受他人财物者钻法律...
【文章来源】:西南财经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1. “为他人谋取利益”要件概述
1.1 我国刑法对“为他人谋取利益”要件的规定
1.2 “为他人谋取利益”要件的立法历程
2. “为他人谋取利益”要件的各种学说
2.1 “保留论”
2.1.1 旧客观要件学说
2.1.2 主观要件学说
2.1.3 “新客观要见学说”即“许诺说”
2.2 “取消论”
2.3 小结
3. “为他人谋取利益”在受贿罪构成要件中的定位
3.1 “为他人谋取利益”是受贿罪的客观构成要件
3.2 “为他人谋取利益”要件应适用“许诺说”
3.2.1 “许诺说”符合受贿罪的保护法益
3.2.2 “许诺说”与司法实务及法学理论相适应
3.2.3 许诺可以明确表达也可以默示
3.2.4 许诺不论真实还是虚假
4. “为他人谋取利益”要件的法律适用
4.1 “为他人谋取利益”的类型
4.1.1 时间空间分离型
4.1.2 当场交易型
4.1.3 谋利承诺型
4.1.4 集体的职务行为
4.1.5 作为型与不作为型
4.1.6 利益实现型与利益未实现型
4.2 “为他人谋取利益”中“利益”的界定
4.2.1 利益不论是否合法与正当
4.2.2 利益可以是财产性的也可以是非财产性的
4.2.3 基于不同的标准,利益有多种划分
4.2.4 “利益”包括抽象的、一般性的利益请求
4.3 “为他人谋取利益”行为的认定
4.3.1 他人有具体请托事项
4.3.2 他人无具体请托事项
4.3.3 受贿人有为请托人谋利的举动
4.3.4 请托人获取了利益
4.3.5 受贿人有利用职权为他人谋利的承诺
4.4 “为他人谋取利益”构成犯罪的罪数认定
4.4.1 “为他人谋取利益”构成犯罪的罪数问题概述
4.4.2 “为他人谋取利益”构成犯罪应当数罪并罚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受贿罪构成中的利益要件之我见[J]. 张红侠,张振毅.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9(05)
[2]论受贿罪中的“为他人谋取利益”[J]. 张明楷. 政法论坛. 2004(05)
[3]刑法第399条第4款的理解与适用——兼论法规竞合与想象竞合犯、牵连犯、吸收犯的界限[J]. 黄奇中.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4(04)
[4]论受贿罪构成要件中的“为他人谋取利益”——现行立法及其与理论、司法的冲突研究[J]. 游伟,肖晚祥. 政治与法律. 2000(06)
[5]论受贿罪的客观要件[J]. 张明楷. 中国法学. 1995(01)
[6]对受贿罪客体的再认识[J]. 郝力挥,刘杰. 法学研究. 1987(06)
博士论文
[1]贪污犯罪比较研究[D]. 何承斌.西南政法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商业贿赂犯罪比较研究与完善[D]. 王曦.西南政法大学 2010
[2]受贿罪的立法完善[D]. 平达.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154066
【文章来源】:西南财经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1. “为他人谋取利益”要件概述
1.1 我国刑法对“为他人谋取利益”要件的规定
1.2 “为他人谋取利益”要件的立法历程
2. “为他人谋取利益”要件的各种学说
2.1 “保留论”
2.1.1 旧客观要件学说
2.1.2 主观要件学说
2.1.3 “新客观要见学说”即“许诺说”
2.2 “取消论”
2.3 小结
3. “为他人谋取利益”在受贿罪构成要件中的定位
3.1 “为他人谋取利益”是受贿罪的客观构成要件
3.2 “为他人谋取利益”要件应适用“许诺说”
3.2.1 “许诺说”符合受贿罪的保护法益
3.2.2 “许诺说”与司法实务及法学理论相适应
3.2.3 许诺可以明确表达也可以默示
3.2.4 许诺不论真实还是虚假
4. “为他人谋取利益”要件的法律适用
4.1 “为他人谋取利益”的类型
4.1.1 时间空间分离型
4.1.2 当场交易型
4.1.3 谋利承诺型
4.1.4 集体的职务行为
4.1.5 作为型与不作为型
4.1.6 利益实现型与利益未实现型
4.2 “为他人谋取利益”中“利益”的界定
4.2.1 利益不论是否合法与正当
4.2.2 利益可以是财产性的也可以是非财产性的
4.2.3 基于不同的标准,利益有多种划分
4.2.4 “利益”包括抽象的、一般性的利益请求
4.3 “为他人谋取利益”行为的认定
4.3.1 他人有具体请托事项
4.3.2 他人无具体请托事项
4.3.3 受贿人有为请托人谋利的举动
4.3.4 请托人获取了利益
4.3.5 受贿人有利用职权为他人谋利的承诺
4.4 “为他人谋取利益”构成犯罪的罪数认定
4.4.1 “为他人谋取利益”构成犯罪的罪数问题概述
4.4.2 “为他人谋取利益”构成犯罪应当数罪并罚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受贿罪构成中的利益要件之我见[J]. 张红侠,张振毅.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9(05)
[2]论受贿罪中的“为他人谋取利益”[J]. 张明楷. 政法论坛. 2004(05)
[3]刑法第399条第4款的理解与适用——兼论法规竞合与想象竞合犯、牵连犯、吸收犯的界限[J]. 黄奇中.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4(04)
[4]论受贿罪构成要件中的“为他人谋取利益”——现行立法及其与理论、司法的冲突研究[J]. 游伟,肖晚祥. 政治与法律. 2000(06)
[5]论受贿罪的客观要件[J]. 张明楷. 中国法学. 1995(01)
[6]对受贿罪客体的再认识[J]. 郝力挥,刘杰. 法学研究. 1987(06)
博士论文
[1]贪污犯罪比较研究[D]. 何承斌.西南政法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商业贿赂犯罪比较研究与完善[D]. 王曦.西南政法大学 2010
[2]受贿罪的立法完善[D]. 平达.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1540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vtiaokuanjiedu/3154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