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律适用论文 >

诉讼时效法律适用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13 21:51
  为起诉设置时限的诉讼时效制度是潜在原告、潜在被告和社会公众利益竞争与平衡的产物。在法律适用问题上,传统民法法系、普通法系基于实体定性或程序识别而单一适用诉讼时效所属民事关系准据法或法院地法的做法,均过于极端,对各方主体利益平衡关注不足;新近的趋势是并合考量法院地和所属民事关系准据法国的时效法规,在诉讼时效不同定性的基础上各有侧重,且存若干例外。 实际上,诉讼时效是一个与案件实体密切相关的程序问题,它的法律适用直接决定着案件审理的程序走向,间接涉及当事人的实体利益,并对相关民商事流转产生影响,因此复合准据法模式更为适宜,即,在对诉讼时效作程序问题识别的基础上,以适用所属民事关系准据法国的时效法为主,兼及法院地在时效问题上的程序利益,同时允许“公平性”例外。 为此,全文论述分为以下几章: 第1章 “诉讼时效之历史考察”,揭示各国诉讼时效立法流变中,对当事人私益与社会公众利益的眷顾是其不变的立场。 第2章 “诉讼时效之法律冲突”,探讨诉讼时效法律歧异之内在原因,细陈法律冲突的外在表现。 第3章 “诉讼时效之性质考辨”,比较在时效定性问题上的传统分歧,指出诉讼时效... 

【文章来源】:大连海事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1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引言
第1章 诉讼时效之历史考察
    1.1 民事诉讼之源流浅溯
    1.2 诉讼时效之历史考察
第2章 诉讼时效之法律冲突
    2.1 诉讼时效法律冲突之内在原因
        2.1.1 民事关系安定与民事流转安全
        2.1.2 陈年案件当事人举证之艰难
        2.1.3 法官司法负荷之合理承受程度
        2.1.4 公共利益与善良风俗之维护
    2.2 诉讼时效法律冲突之外在表现
        2.2.1 诉讼时效立法概念与法律渊源
        2.2.2 关于时效期满实体权利消灭之请求权
        2.2.3 诉讼时效之客体
        2.2.4 诉讼时效之期间
        2.2.5 诉讼时效之起算、中止、中断与延长
        2.2.6 诉讼时效的效力
第3章 诉讼时效之性质考辨
    3.1 程序问题与实体问题之区分
        3.1.1 程序法与实体法
        3.1.2 程序问题与实体问题之区分——观点举要及评述
        3.1.3 程序问题与实体问题之区分——笔者管见
        3.1.4 小结
    3.2 诉讼时效性质考辨
        3.2.1 现状概览
        3.2.2 性质考辨
        3.2.3 笔者浅见
第4章 诉讼时效之利益分析
    4.1 利益概说
    4.2 利益多元化与利益冲突的法律平衡
    4.3 民事诉讼程序的利益平衡——“利益满足三角”
        4.3.1 民事诉讼中实体利益与程序利益的法律平衡
        4.3.2 民事诉讼中实体利益、程序利益与情感利益的法律平衡——“利益满足三角”
        4.3.3 民事诉讼程序的多元利益分析——以国家(社会公众)为视角
    4.4 诉讼时效立法的利益预设
        4.4.1 诉讼时效立法的利益预设
        4.4.2 诉讼时效利益预设之艰难
    4.5 诉讼时效司法中的利益分析
        4.5.1 几个前提
        4.5.2 国内民事诉讼中诉讼时效之利益分析
        4.5.3 国际民事诉讼中诉讼时效之利益分析
    4.6 国际民事诉讼中诉讼时效之利益平衡
第5章 诉讼时效之法律适用(一)——立法例
    5.1 诉讼时效与国际民事诉讼
        5.1.1 诉讼时效与诉权
        5.1.2 诉讼时效与国际民事诉讼
    5.2 诉讼时效法律适用立法例及评析
        5.2.1 诉讼时效列入程序事项,适用法院地法
        5.2.2 诉讼时效列入程序事项,适用所属民事关系的准据法
        5.2.3 诉讼时效列入实体事项,适用所属民事关系的准据法(所在国法律)
        5.2.4 诉讼时效复合适用所属民事关系准据法所在国法与法院地法
    5.3 总结
第6章 诉讼时效之法律适用(二)——诉讼时效冲突规范之构建
    6.1 相关领域法律冲突是诉讼时效冲突规范构建之现实基础
    6.2 诉讼时效性质是诉讼时效冲突规范之定位依据
    6.3 打破“程序问题适用法院地法”传统是构建诉讼时效冲突规范必然要求
    6.4 “准据法”内涵的合理扩充是构建诉讼时效冲突规范的理论前提
        6.4.1 学理认识
        6.4.2 立法现状
        6.4.3 准据法外延在立法上的扩充
        6.4.4 准据法内涵在学理上的补足
        6.4.5 结论
    6.5 复合准据法模式是诉讼时效冲突规范构建中相关利益平衡的必然选择
        6.5.1 复合准据法的概念
        6.5.2 复合准据法的主要模式和功能
        6.5.3 复合准据法模式与诉讼时效的利益平衡
    6.6 现有成熟之立法例是构建诉讼时效冲突规范之有益借鉴
    6.7 诉讼时效冲突规范之构建——兼及我国相关规定之完善
        6.7.1 我国诉讼时效冲突规范立法现状
        6.7.2 《民法典》草案第九编第十五条简析
        6.7.3 诉讼时效冲突规范之构建——兼及我国诉讼时效法律适用立法建议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国际民事诉讼程序冲突规范选辑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研究生履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我国民法时效利益之抛弃——兼评最高法院法复(1997)4号和法释(1999)7号两则司法解释[J]. 王秋良,段守亮,蔡东辉.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2003(06)
[2]论现代民事诉讼立法的基本理念[J]. 江伟,吴泽勇.  中国法学. 2003(03)
[3]论冲突法中复合准据法的适用问题[J]. 王瀚.  比较法研究. 1997(03)
[4]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法与社会——参加法社会学国际协会第31届学术大会之后的思考[J]. 季卫东.  中国社会科学. 1996(03)
[5]准据法概念新论[J]. 肖永平.  法学杂志. 1992(01)



本文编号:35872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vtiaokuanjiedu/35872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c27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