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保险与人身损害赔偿法律适用分析
发布时间:2022-01-19 19:06
自工业化以来,工伤事故就一直伴随着人类生产。在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工伤事故更是频繁发生。工伤事故给职工造成重大人身伤害,影响着企业的生产、社会的稳定。如何救济工伤职工,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始终是理论和实务部门研究的重要内容。在工伤事故救济中,民事人身损害赔偿和工伤保险是两个基本的救济制度。对这两个制度的结合适用,不仅复杂,而且争议很大。工伤保险从民事侵权制度中发展而来,在保障与补偿职工利益、分散企业风险等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然而这一制度的不足之处也十分明显,有偏离最初的制度初衷之负面影响。将工伤保险制度与人身损害赔偿制度结合起来,使之发挥各自的优势,不仅现实迫切需要,而且理论上完全可能。在探悉相关问题的基础上,笔者对工伤保险补偿与人身损害赔偿的法律适用关系,做了尝试性的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解决思路为确立综合模式。论文对我国立法和司法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全文共分三个组成部分。第一部分为工伤事故与工伤保险的概述。在本部分内容中,论文先总结了工伤事故的概念,分析了工伤事故的法律特征。对工伤事故的归责原则,从历史的角度,分别分析了企业过错责任原则、企业无过错责任原则。论文按五个构成要...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章 工伤事故与工伤保险概述
一、工伤事故的概念与法律特征
(一) 工伤事故的概念
(二) 工伤事故的法律特征
1、工伤事故是发生于企业(包括个体工商户)中的事故
2、工伤事故是企业职工遭受人身伤亡的事故
3、工伤事故是企业职工在执行工作职责中发生的事故
4、工伤事故在受害职工与企业(保险经办机构)之间产生赔偿关系
二、工伤事故的归责原则
(一) 企业过错责任
(二) 企业无过错责任
三、工伤事故责任的构成
(一) 职工与企业之间存在劳动关系
(二) 职工有遭受人身损害的事实
(三) 职工的人身损害发生在履行工作职责的过程中
(四) 事故是职工遭受人身损害的原因
(五) 企业无法定免责事由
四、工伤保险制度产生的背景
(一) 企业承担无过错赔偿责任的弊端
1、无过错归责原则加重了雇主的赔偿责任
2、雇员获得损害赔偿的实际困难
(二) 商业雇主责任险的出现及其不足
(三) 工伤社会保险的兴起
五、工伤保险制度及其价值
(一) 工伤保险制度的特点和优点
(二) 工伤保险制度的价值
第二章 工伤保险与人身损害赔偿的竞合分析
一、工伤事故责任性质分析
(一) 作为社会保障的工伤保险补偿关系
(二) 作为民事侵权的人身损害赔偿关系
二、工伤保险责任与民事侵权赔偿责任的区别
三、工伤保险补偿与人身损害赔偿构成竞合
(一) 有关竞合的基本法理
(二) 工伤保险补偿与人身损害赔偿是复杂的广义竞合
(三) 国外关于工伤保险补偿与人身损害赔偿竞合的处理模式
1、免除模式
2、选择模式
3、相加模式
4、补充模式
四、工伤事故中应存在人身损害赔偿责任
第三章 构建我国工伤事故处理模式
一、我国的工伤保险立法
(一) 我国工伤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
(二) 《工伤保险条例》是维护工伤职工权益的新里程碑
(三) 当前立法对工伤保险与人身损害赔偿竞合适用关系之规定
(四) 当前工伤事故处理中存在的问题
二、构建我国工伤保险与人身损害赔偿法律适用关系制度
(一) 以工伤保险优先选用为原则
(二) 企业存在过错时的补充模式
(三) 企业无过错时的取代模式
(四) 第三人侵权与法律特别规定时的相加模式
1、第三人侵权时的相加模式
2、法律有特别规定时的相加模式
(五) 企业未缴纳保费时的特殊侵权责任模式
1、当前立法的缺陷
2、企业直接承担特殊侵权责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工伤事故的社会保险待遇与民事损害赔偿的适用关系——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2条[J]. 雷涌泉. 法律适用. 2004(06)
[2]工伤事故的责任认定和法律适用(上)[J]. 杨立新. 法律适用. 2003(10)
[3]工伤保险与民事赔偿适用关系研究[J]. 吕琳. 法商研究. 2003(03)
[4]因第三人侵权引起的工伤如何适用工伤补偿和侵权损害赔偿[J]. 高万泉. 法学. 2000(08)
[5]国际工伤保险发展趋势[J]. 李征宇. 中国社会保险. 1999(08)
本文编号:3597397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章 工伤事故与工伤保险概述
一、工伤事故的概念与法律特征
(一) 工伤事故的概念
(二) 工伤事故的法律特征
1、工伤事故是发生于企业(包括个体工商户)中的事故
2、工伤事故是企业职工遭受人身伤亡的事故
3、工伤事故是企业职工在执行工作职责中发生的事故
4、工伤事故在受害职工与企业(保险经办机构)之间产生赔偿关系
二、工伤事故的归责原则
(一) 企业过错责任
(二) 企业无过错责任
三、工伤事故责任的构成
(一) 职工与企业之间存在劳动关系
(二) 职工有遭受人身损害的事实
(三) 职工的人身损害发生在履行工作职责的过程中
(四) 事故是职工遭受人身损害的原因
(五) 企业无法定免责事由
四、工伤保险制度产生的背景
(一) 企业承担无过错赔偿责任的弊端
1、无过错归责原则加重了雇主的赔偿责任
2、雇员获得损害赔偿的实际困难
(二) 商业雇主责任险的出现及其不足
(三) 工伤社会保险的兴起
五、工伤保险制度及其价值
(一) 工伤保险制度的特点和优点
(二) 工伤保险制度的价值
第二章 工伤保险与人身损害赔偿的竞合分析
一、工伤事故责任性质分析
(一) 作为社会保障的工伤保险补偿关系
(二) 作为民事侵权的人身损害赔偿关系
二、工伤保险责任与民事侵权赔偿责任的区别
三、工伤保险补偿与人身损害赔偿构成竞合
(一) 有关竞合的基本法理
(二) 工伤保险补偿与人身损害赔偿是复杂的广义竞合
(三) 国外关于工伤保险补偿与人身损害赔偿竞合的处理模式
1、免除模式
2、选择模式
3、相加模式
4、补充模式
四、工伤事故中应存在人身损害赔偿责任
第三章 构建我国工伤事故处理模式
一、我国的工伤保险立法
(一) 我国工伤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
(二) 《工伤保险条例》是维护工伤职工权益的新里程碑
(三) 当前立法对工伤保险与人身损害赔偿竞合适用关系之规定
(四) 当前工伤事故处理中存在的问题
二、构建我国工伤保险与人身损害赔偿法律适用关系制度
(一) 以工伤保险优先选用为原则
(二) 企业存在过错时的补充模式
(三) 企业无过错时的取代模式
(四) 第三人侵权与法律特别规定时的相加模式
1、第三人侵权时的相加模式
2、法律有特别规定时的相加模式
(五) 企业未缴纳保费时的特殊侵权责任模式
1、当前立法的缺陷
2、企业直接承担特殊侵权责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工伤事故的社会保险待遇与民事损害赔偿的适用关系——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2条[J]. 雷涌泉. 法律适用. 2004(06)
[2]工伤事故的责任认定和法律适用(上)[J]. 杨立新. 法律适用. 2003(10)
[3]工伤保险与民事赔偿适用关系研究[J]. 吕琳. 法商研究. 2003(03)
[4]因第三人侵权引起的工伤如何适用工伤补偿和侵权损害赔偿[J]. 高万泉. 法学. 2000(08)
[5]国际工伤保险发展趋势[J]. 李征宇. 中国社会保险. 1999(08)
本文编号:35973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vtiaokuanjiedu/3597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