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中的“其他危险方法”
发布时间:2022-02-22 19:27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中“其他危险方法”被规定在刑法分则第二章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头两条中,与放火、爆炸、决水和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以下简称投放危险物质)的行为相并列。立法的本意原在于弥补与上述行为具有同等性质的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行为难以在法条中穷尽列举的缺陷,但“其他危险方法”本身作为一个开放性概念,在缺乏必要限定条件的前提下,存在几个实践方面的争议:其一,“其他危险方法”应当具备何种程度的“危险相当性”;其二,“其他危险方法”应当危及到何种范围的“公共安全”;其三,“其他危险方法”应当形成何种性质的“社会危险”。当前司法裁判在实际案例中存在大量的不加以具体分析上述争议问题,而是过于宽泛的适用“其他危险方法”来确定罪名的情形,这导致该罪名在当前法律适用上的不断扩张甚至呈现出口袋罪趋势。本文重点分析了王某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案和赵某某故意杀人两起案件,并结合了钱某某放火案等相似案件中的判决结果的,对司法裁判认定“其他危险方法”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通过严格要求“危险相当性”避免将一般犯罪行为大量吸收纳入;通过严格限制“公共安全”的范围,...
【文章来源】:湖南大学湖南省211工程院校985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与选题有关的研究动态概述
1.3 选题的研究思路与主要研究方法
第2章 样本案例的选择与案件相关情况
2.1 案例的选择及其基本情况
2.2 样本案例的事实梗概与梳理
2.2.1 第一组对比案例简介
2.2.2 第二组对比案例简介
2.2.3 第三组对比案例简介
2.3 样本案件裁判要旨归纳
2.3.1 第一组对比案例的裁判要旨对比
2.3.2 第二组对比案例的裁判要旨对比
2.3.3 第三组对比案例的裁判要旨对比
第3章 样本案件争议点归纳与分析
3.1 争议点1:行为人实施其他危险方法的危险相当性
3.2 争议点2:行为人实施其他危险方法的对象指定性
3.3 争议点3:其他危险方法形成的具体危险或抽象危险
第4章 审慎规范司法案件中其他危险方法之对策
4.1 规范其他危险方法的必要性
4.2 规范其他危险方法之对策
4.2.1 严格要求其他危险方法的危险相当性
4.2.2 严格限制其他危险方法所指向的公共安全
4.2.3 严格判定其他危险方法所形成的的具体危险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中的“危险方法”[J]. 陆诗忠.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7(05)
[2]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司法适用的微观透视--以构建本罪统一的裁判规则为中心[J]. 叶锋. 法律适用. 2017(03)
[3]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过度适用检讨[J]. 樊建民. 法商研究. 2016(04)
[4]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之其他危险方法认定[J]. 张玉金. 法制与社会. 2016(01)
[5]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案件定性问题研究[J]. 党静. 法学杂志. 2015(08)
[6]公共场所持刀砍人行为的法律适用[J]. 赵伟伟. 中国检察官. 2015(14)
[7]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形态辨析[J]. 付晓雅. 法学. 2014(10)
[8]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适用问题探究——立足个案的实证分析[J]. 杨楠. 西部法学评论. 2014(05)
[9]公众舆论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扩张适用[J]. 徐光华. 法学家. 2014(05)
[10]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中危险方法的“二元制”判断[J]. 陈晨.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14(04)
本文编号:3640082
【文章来源】:湖南大学湖南省211工程院校985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与选题有关的研究动态概述
1.3 选题的研究思路与主要研究方法
第2章 样本案例的选择与案件相关情况
2.1 案例的选择及其基本情况
2.2 样本案例的事实梗概与梳理
2.2.1 第一组对比案例简介
2.2.2 第二组对比案例简介
2.2.3 第三组对比案例简介
2.3 样本案件裁判要旨归纳
2.3.1 第一组对比案例的裁判要旨对比
2.3.2 第二组对比案例的裁判要旨对比
2.3.3 第三组对比案例的裁判要旨对比
第3章 样本案件争议点归纳与分析
3.1 争议点1:行为人实施其他危险方法的危险相当性
3.2 争议点2:行为人实施其他危险方法的对象指定性
3.3 争议点3:其他危险方法形成的具体危险或抽象危险
第4章 审慎规范司法案件中其他危险方法之对策
4.1 规范其他危险方法的必要性
4.2 规范其他危险方法之对策
4.2.1 严格要求其他危险方法的危险相当性
4.2.2 严格限制其他危险方法所指向的公共安全
4.2.3 严格判定其他危险方法所形成的的具体危险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中的“危险方法”[J]. 陆诗忠.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7(05)
[2]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司法适用的微观透视--以构建本罪统一的裁判规则为中心[J]. 叶锋. 法律适用. 2017(03)
[3]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过度适用检讨[J]. 樊建民. 法商研究. 2016(04)
[4]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之其他危险方法认定[J]. 张玉金. 法制与社会. 2016(01)
[5]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案件定性问题研究[J]. 党静. 法学杂志. 2015(08)
[6]公共场所持刀砍人行为的法律适用[J]. 赵伟伟. 中国检察官. 2015(14)
[7]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形态辨析[J]. 付晓雅. 法学. 2014(10)
[8]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适用问题探究——立足个案的实证分析[J]. 杨楠. 西部法学评论. 2014(05)
[9]公众舆论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扩张适用[J]. 徐光华. 法学家. 2014(05)
[10]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中危险方法的“二元制”判断[J]. 陈晨.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14(04)
本文编号:36400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vtiaokuanjiedu/3640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