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律适用论文 >

国企改制过程中国有资产的刑法保护

发布时间:2022-07-13 11:08
  国有资产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支柱,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保证。当前,随着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继续推进,国企改制过程中的国有资产流失已经成为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在这种形势下研究国有资产的刑法保护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笔者从刑法学角度出发,对国企改制过程中国有资产的刑法保护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第一章中,作者就国有资产、国企改制的基本内涵做了界定,并从宏观上分析了国有资产流失的根源和实践操作中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环节,从中找出漏洞,进而为下文有针对性的剖析解决问题做好铺垫。在第二章中,作者针对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刑法对国有资产进行区别保护的现状及其引发的争议,从两个方面分别予以探讨。首先,从犯罪化标准及刑法谦抑性入手来说明刑法对侵害国有资产的行为予以区别入罪是合理的;其次,通过关于刑罚适用的三种平等论的探讨来说明刑法对侵害国有资产的犯罪行为予以区别处罚也是合理的。在第三章中,作者分三部分解决国企改制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第一部分重点分析了清产核资环节国有资产流失的特征,找出了实践当中法律适用上的争议所在,进而提出自己的看法;第二部分重点分析了审计评估环节国有资产流失的特征,找出...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国有资产流失与国企改制
    第一节 国有资产与国企改制的内涵界定
        一、国有资产的内涵界定
        二、国企改制的内涵界定
    第二节 国企改制过程中国有资产流失的根源和主要环节
        一、国有资产流失的根源
        二、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环节
第二章 国企改制过程中刑法对国有资产予以区别保护的合理性
    第一节 国企改制过程中刑法对国有资产区别保护的现状及争议
        一、罪与非罪的差异及争议
        二、重刑与轻刑的差异及争议
    第二节 国企改制过程中对侵害国有资产的行为予以区分入罪的合理性
        一、以犯罪化标准为视角看区分入罪合理性
        二、以刑法谦抑性为视角看区分入罪合理性
    第三节 国企改制过程中对侵害国有资产的行为予以区分处罚的合理性
        一、平等适用原则的三种学说
        二、国企改制过程中刑法侧重保护国有资产的合理性——以一体刑的平等论为视角
    第四节 国企改制过程中刑法对国有资产区别保护的发展观
第三章 国企改制过程中的刑法适用
    第一节 清产核资环节国有资产的刑法保护
        一、侵害国有资产的犯罪表现
        二、法律适用的难点
        三、刑法的正确适用
    第二节 审计评估环节国有资产的刑法保护
        一、侵害国有资产的犯罪表现
        二、法律适用的难点
        三、刑法的正确适用
    第三节 挂牌出让环节国有资产的刑法保护
        一、侵害国有资产的犯罪表现
        二、法律适用的难点
        三、刑法的正确适用
第四章 国有资产保护刑事立法的明确与完善
    第一节 明确相关法律概念的内涵
        一、徇私舞弊的界定
        二、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的界定
        三、违反国家规定的扩大解释
    第二节 完善保护国有资产的刑事立法
        一、徇私舞弊低价折股、出售国有资产罪的完善
        二、私分国有资产罪的完善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有财产和私有财产:刑法面前如何平等——以“合理分类理论”和“一体刑的平等论”为基础[J]. 庄劲.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1)
[2]徇私舞弊低价折股、出售国有资产罪主体特征研究[J]. 宫路.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05(02)
[3]论共同犯罪认定中主客观相统一原则的贯彻[J]. 童颖颖.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5(02)
[4]论《刑法》对公有、非公有经济的平等保护[J]. 张天虹.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3)
[5]论刑法中国有资产的界定和范围[J]. 孙国祥.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2)
[6]浅谈国有企业资产转让中的国有资产流失犯罪问题[J]. 张磊,冯红新.  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02)
[7]刑法学研究会2003年学术研讨会述要[J]. 李和仁.  人民检察. 2004(01)
[8]关于国有资产刑法特别保护的思辨[J]. 周蔚,任志中.  河北法学. 2002(05)
[9]贪污罪若干问题的司法认定[J]. 郭敏峰.  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2(03)
[10]理论缺陷与实践困窘——刑罚个别预防论批判[J]. 邱兴隆.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01(01)



本文编号:36599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vtiaokuanjiedu/36599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e47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