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事审判中的法律适用方法 ——基于中国个案之思考
发布时间:2022-07-20 14:05
法官裁判案件,是在事实认定之后,再考虑如何解释适用法律,最终不过两种结果:一有明确的法律条文,成为适用于裁判本案的法律规则,即为对现行法律条文的解释;或有不确定概念,即关于本案适用的法律规定有不确定的概念,例如“显失公平”“公共利益”等,这时则要利益衡量进行价值判断;二无法律法规明文规定,找不到适于裁判本案的法律规则,甚至连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也没有涉及,这时则需法律漏洞填补的方法进行补充。因此,本文除了对民事法律具体适用方法进行整理以外,就是较大篇幅对我国民事司法实践中存在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通过实证研究,寻找出民事司法化过程中法律适用方法的个性,总结出我国民事司法实践法律适用存在的理论不足以及现实原因。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民事法律适用方法之原理
一、法律适用方法
(一) 从法学方法到法律适用方法
(二) 法律适用的一般方法
二、民事法律适用方法
(一) 民事法律适用之特性
(二) 民事法律适用之核心——法律解释
第二章 民事法律适用之困境
一、现有法律条文解释之困境
(一) 解释方法适用的局限性
(二) 法律用语含义模糊致使法律条文多解
(三) 法官价值考量不一致使同案异判
二、法律漏洞填补适用之困境
(一) 盲目适用类推填补
(二) 法律适用行为异化致使法律原则滥用
(三) 规则缺位致使法官怯于自主判决
第三章 民事法律适用之出路
一、有法可依背景下适用困境之克服
(一) 现有法律条文解释方法次序之确立
(二) 明确法律概念方法之完善
(三) 价值考量方法之完善
二、无法可依背景下适用困境之克服
(一) 类推适用方法之完善
(二) 法律原则适用方法之完善
(三) 法官的创设性规则适用方法之完善
三、指导性案例之参照性适用
第四章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著、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指导性案例的参照适用问题研究[J]. 李艳. 法治社会. 2017(02)
[2]德国关于不确定法律概念之第三审级司法审查[J]. 卢佩. 现代法学. 2013(06)
[3]行政诉讼、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之比较研究——从制度属性的视角[J]. 王峰. 行政论坛. 2013(01)
[4]指导性案例裁判要点的类型与运用研究——以《最高人民法院公报》案例裁判摘要为原型的借鉴[J]. 马荣,葛文.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12(03)
[5]诉讼实施能力初论[J]. 何文燕,梁宏辉.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4)
[6]论民事案件裁判方法——在事实和法律之间探寻[J]. 段厚省. 法律适用. 2006(05)
[7]审判权缺位和失范之检讨——中国民事诉讼发展路向的思考[J]. 肖建华. 政法论坛. 2005(06)
[8]建立案例指导制度的几个具体问题[J]. 蒋惠岭. 法律适用. 2004(05)
[9]关于先例判决和判例指导的思考[J]. 龚稼立. 河南社会科学. 2004(02)
[10]从习惯到习惯法——从两起判例看我国民法习惯的法律适用[J]. 郑彧.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2001(04)
博士论文
[1]法律适用的理论重构与中国实践[D]. 朱政.南京师范大学 2014
硕士论文
[1]民事法律适用方法论[D]. 李嘉怡.苏州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664135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民事法律适用方法之原理
一、法律适用方法
(一) 从法学方法到法律适用方法
(二) 法律适用的一般方法
二、民事法律适用方法
(一) 民事法律适用之特性
(二) 民事法律适用之核心——法律解释
第二章 民事法律适用之困境
一、现有法律条文解释之困境
(一) 解释方法适用的局限性
(二) 法律用语含义模糊致使法律条文多解
(三) 法官价值考量不一致使同案异判
二、法律漏洞填补适用之困境
(一) 盲目适用类推填补
(二) 法律适用行为异化致使法律原则滥用
(三) 规则缺位致使法官怯于自主判决
第三章 民事法律适用之出路
一、有法可依背景下适用困境之克服
(一) 现有法律条文解释方法次序之确立
(二) 明确法律概念方法之完善
(三) 价值考量方法之完善
二、无法可依背景下适用困境之克服
(一) 类推适用方法之完善
(二) 法律原则适用方法之完善
(三) 法官的创设性规则适用方法之完善
三、指导性案例之参照性适用
第四章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著、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指导性案例的参照适用问题研究[J]. 李艳. 法治社会. 2017(02)
[2]德国关于不确定法律概念之第三审级司法审查[J]. 卢佩. 现代法学. 2013(06)
[3]行政诉讼、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之比较研究——从制度属性的视角[J]. 王峰. 行政论坛. 2013(01)
[4]指导性案例裁判要点的类型与运用研究——以《最高人民法院公报》案例裁判摘要为原型的借鉴[J]. 马荣,葛文.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12(03)
[5]诉讼实施能力初论[J]. 何文燕,梁宏辉.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4)
[6]论民事案件裁判方法——在事实和法律之间探寻[J]. 段厚省. 法律适用. 2006(05)
[7]审判权缺位和失范之检讨——中国民事诉讼发展路向的思考[J]. 肖建华. 政法论坛. 2005(06)
[8]建立案例指导制度的几个具体问题[J]. 蒋惠岭. 法律适用. 2004(05)
[9]关于先例判决和判例指导的思考[J]. 龚稼立. 河南社会科学. 2004(02)
[10]从习惯到习惯法——从两起判例看我国民法习惯的法律适用[J]. 郑彧.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2001(04)
博士论文
[1]法律适用的理论重构与中国实践[D]. 朱政.南京师范大学 2014
硕士论文
[1]民事法律适用方法论[D]. 李嘉怡.苏州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6641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vtiaokuanjiedu/3664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