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律适用论文 >

论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法律适用

发布时间:2022-10-11 12:38
  我国《刑法》虽将冒充军警人员抢劫作为八种抢劫加重情形之一予以明文规定。但近期,社会上出现的一些关于冒充军警人员抢劫法律适用方面的案例,在法律适用时产生了一些问题与争议。要解决这些问题与争议,不能简单的一概而论,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由于目前,我国《刑法》对“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规定存在立法缺陷,因此,在刑法修改之前,我们只能通过对法律的解释来解决所遇到的相应问题。 其一,我们在认定行为人能否适用“冒充军警人员抢劫”加重情节的过程中,“军警人员”的范围,行为人冒充军警人员的方式、冒充的程度、被害人对其的识别,都将被列为客观要件予以考虑。另外被害人是否识破行为人的冒充行为,也牵涉到很多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有的是来自于行为人一方,有的是来自于被害人一方,在断案时应客观的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因为这些都是会影响到案件定性的相关因素。 其二,要构成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加重情节,其行为必须先构成普通的抢劫罪,那么,冒充军警人员的行为与《刑法》所规定的抢劫罪中的“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式”之间究竟是何关系?冒充军警人员的行为是否达到“暴力、胁迫”的程度,两者是包含关系,还是并列关系,还是吸收关系... 

【文章页数】:2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序言
一、相关案例及其引发的问题
    (一) 相关的案例
        1. 案例一
        2. 案例二
        3. 案例三
    (二) 由相关案例所引发的问题
        1. 案例一的争议及焦点
        2. 案例二的争议及焦点
        3. 案例三的争议及焦点
二、争议问题的学理分析
    (一) 非军警人员的“冒充”与被害人“误信”
        1. 所冒充的“军警”的范围
        2. “冒充军警”行为的表现方式
        3. “冒充军警”的程度
        4. “冒充军警”行为与被害人误信的因果联系
    (二) 冒充行为与“暴力、胁迫”手段
        1. 冒充行为与“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式”的关系
        2. 抢劫罪与敲诈勒索罪“胁迫”的区别
        3. 冒充军警人员抢劫、冒充警察招摇撞骗的区别
    (三) 军警人员抢劫的适用
        1. 军警人员实施抢劫犯罪的立法现状
        2. “冒充”的扩大解释
        3. 军警人员的“冒充”形式
        4. 军警人员实施抢劫行为的性质认定
三、本文案例的具体分析与结论
    (一) 案例一的评析
    (二) 案例二的评析
    (三) 案例三的评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罪刑法定与扩大解释[J]. 陈泽宪.  人民检察. 2007(19)
[2]论军警人员抢劫行为之法定刑适用[J]. 付立庆.  法学杂志. 2007(04)
[3]论罪刑法定原则的内容及其基本精神[J]. 刘宪权.  法学. 2006(12)
[4]刑法解释限度论[J]. 蒋熙辉.  法学研究. 2005(04)
[5]刑法当然解释论[J]. 欧阳竹筠,杨方泉.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5(03)
[6]“冒充军警人员抢劫”之立法缺陷及司法救济[J]. 宋歌.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3)
[7]刑法适用解释规则论[J]. 梁根林.  法学. 2003(12)
[8]论抢劫罪的加重犯[J]. 刘明祥.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03(01)
[9]抢劫罪司法认定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 逄锦温.  法学评论. 2002(01)
[10]冒充警察骗抢财物应如何认定[J]. 牛忠志.  律师世界. 2000(12)

硕士论文
[1]抢劫罪加重情节问题研究[D]. 陈磊.郑州大学 2006
[2]抢劫罪情节加重问题研究[D]. 杨向勇.郑州大学 2006
[3]论抢劫罪[D]. 吴新明.中国政法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6905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vtiaokuanjiedu/36905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25e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