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网络造谣的刑事法律适用
发布时间:2023-01-29 08:00
21世纪是网络的世纪,关联产业蓬勃发展,人们的信息获取速度越来越快,信息量越来越大,但违法犯罪活动也随着商机一起侵袭而来。随着一个个网络造谣者被刑拘的消息传来,网民逐渐意识到那些本被认为没有成本没有后果的造谣行为是要付出代价的。随着"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被大量报道,本来看似是规范网络行为的一件好事,却因为法律的适用引来非议。故此,有必要通过最近几个热门的案件,来解析网络造谣行为的刑事法律适用问题。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网络造谣入罪的背景
二、网络造谣入罪浅析
(一) 对《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以下简称“司法解释”) 的解读
(二) 网络造谣刑事法律适用之我见
(三) 网络造谣可能适用的罪名
1. 诬告陷害罪。
2. 诽谤罪。
3.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
三、结语
【参考文献】:
硕士论文
[1]网络造谣型寻衅滋事罪的司法认定问题研究[D]. 张玉峰.华中师范大学 2019
[2]网络造谣行为的刑法规制[D]. 宋香达.黑龙江大学 2017
[3]论我国网络造谣行为的刑法适用[D]. 王灿.南昌大学 2015
[4]编造、传播虚假信息犯罪刑法规制问题研究[D]. 李佳玉.内蒙古大学 2015
[5]虚假信息刑法规制的具体路径解析[D]. 谢凯.华东政法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732650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网络造谣入罪的背景
二、网络造谣入罪浅析
(一) 对《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以下简称“司法解释”) 的解读
(二) 网络造谣刑事法律适用之我见
(三) 网络造谣可能适用的罪名
1. 诬告陷害罪。
2. 诽谤罪。
3.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
三、结语
【参考文献】:
硕士论文
[1]网络造谣型寻衅滋事罪的司法认定问题研究[D]. 张玉峰.华中师范大学 2019
[2]网络造谣行为的刑法规制[D]. 宋香达.黑龙江大学 2017
[3]论我国网络造谣行为的刑法适用[D]. 王灿.南昌大学 2015
[4]编造、传播虚假信息犯罪刑法规制问题研究[D]. 李佳玉.内蒙古大学 2015
[5]虚假信息刑法规制的具体路径解析[D]. 谢凯.华东政法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7326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vtiaokuanjiedu/3732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