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电子领域中侵财类犯罪的法律适用
发布时间:2023-03-19 11:41
随着计算机、网络及电子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发生在网络电子领域中的侵犯财产行为也日益增多。以盗窃、抢劫为代表的侵财类犯罪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最早出现的犯罪行为之一,而网络电子技术是随着第三次产业化革命浪潮在最近几十年兴起的并且至今方兴未艾,网络电子和侵财类犯罪的交集造成了司法实践中大量的疑难案件。为了有针对性地加强打击和防范网络电子犯罪,防止该领域刑法保护真空的出现,以便在司法实践中准确适用相关法律。本文从确定网络电子犯罪的概念和财产罪侵犯的客体、对象着手,结合司法实践中常见的案例,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论述了网络电子领域内侵财类犯罪法律适用的系列问题。 本文除导言外,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章结合中外在网络电子领域内的研究成果,在前人“计算机犯罪”、“网络犯罪”、“电子商务犯罪”的定义基础上,确立了表述更为精确的“网络电子犯罪”概念,认为网络电子犯罪是指危害计算机和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技术的电子设备系统、网络和电子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以及滥用这些系统、网络和电子数据的行为。归纳了网络电子犯罪区别于传统犯罪的特征:网络电子犯罪主体具有高技术和高智能的特点;网络电子犯罪成本低,获利高,风险低,...
【文章页数】:4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网络电子犯罪概述
第一节 网络电子犯罪的概念界定
第二节 网络电子犯罪的特点
一、犯罪主体具有高技术和高智能的特点
二、网络电子犯罪成本低,获利高,风险低,隐蔽性强
三、网络电子犯罪危险结果大,区域广,传播的速度快
四、网络电子犯罪以共同犯罪居多
第二章 网络电子犯罪对传统侵财类犯罪的冲击
第一节 网络电子犯罪对传统侵财类犯罪客体和对象的冲击
一、占有说犯罪客体的确立
二、网络电子犯罪对象的特性
第二节 网络电子犯罪对传统侵财类犯罪手段的冲击
一、犯罪手段的远程性、多样性有别于传统侵财类犯罪
二、人工智能发展的挑战
第三章 网络电子犯罪若干案例探析
第一节 虚拟财产能否成为侵财类犯罪的对象
第二节 机器能否被骗及电子错误下占有他人财产的行为性质认定
一、ATM 机的法律性质分析
二、“机器不能被骗”命题的哲学和事实层面分析
三、司法解释、司法实务中的机器被骗分析
四、针对机器实施的诈骗与盗窃的区分
第三节 双务合同中一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能否成为侵财类犯罪对象
第四节 身份证出借等情况下电子资金占有状态分析
第五节 电子财产如何认定被毁坏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3765186
【文章页数】:4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网络电子犯罪概述
第一节 网络电子犯罪的概念界定
第二节 网络电子犯罪的特点
一、犯罪主体具有高技术和高智能的特点
二、网络电子犯罪成本低,获利高,风险低,隐蔽性强
三、网络电子犯罪危险结果大,区域广,传播的速度快
四、网络电子犯罪以共同犯罪居多
第二章 网络电子犯罪对传统侵财类犯罪的冲击
第一节 网络电子犯罪对传统侵财类犯罪客体和对象的冲击
一、占有说犯罪客体的确立
二、网络电子犯罪对象的特性
第二节 网络电子犯罪对传统侵财类犯罪手段的冲击
一、犯罪手段的远程性、多样性有别于传统侵财类犯罪
二、人工智能发展的挑战
第三章 网络电子犯罪若干案例探析
第一节 虚拟财产能否成为侵财类犯罪的对象
第二节 机器能否被骗及电子错误下占有他人财产的行为性质认定
一、ATM 机的法律性质分析
二、“机器不能被骗”命题的哲学和事实层面分析
三、司法解释、司法实务中的机器被骗分析
四、针对机器实施的诈骗与盗窃的区分
第三节 双务合同中一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能否成为侵财类犯罪对象
第四节 身份证出借等情况下电子资金占有状态分析
第五节 电子财产如何认定被毁坏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37651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vtiaokuanjiedu/3765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