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应用型法学教育的实践教学方法应当体现理性精神
发布时间:2024-01-08 18:16
在高校法学教育中,应用型法学教育往往片面强调对学生的实践应用程式化施教,弱化了对应用深层高智能、高素养的培养,尤其缺乏对理性思辨能力的开掘,缺乏成熟有效系统的理性训练方法。在通常开设的各实践教学环节,缺少"为什么这样应用"、"怎样应用得更好"等方面的思考。对照法律科学自身的内在规律以及新时代司法体制改革的要求,法律适用、应用法律都应是充满理性精神的领域,应用型法学教育应当培养具有成熟理性思辨能力的职业人才,使其有能力适应高质量、高水准的法律适用。因此,高校法学实践实训类课程乃至各法学核心课程,都应围绕体现理性精神进行教学方法方面的改革。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反思高校法学实践教学环节的片面“应用”观
二、新时代法律适用对应用型人才的理性要求
(一) 辨识法律事实的理性要求
(二) 适用法律规范的理性要求
(三) 论述裁判理由的理性要求
三、理性精神如何引领高校法学实践教学方法改革
(一) 抽象理性是可感知、可训练、可传授的
(二) 关注并培养理性思辨能力的三个特有品格
1. 行事专注精细
2. 思考周密多维
3. 理性感知敏锐
(三) 改变教学理念与更新教学方法
1. 法学教育理念方面
2. 核心课程教学方面
3. 法学实践教学方面
四、结论
本文编号:3877417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反思高校法学实践教学环节的片面“应用”观
二、新时代法律适用对应用型人才的理性要求
(一) 辨识法律事实的理性要求
(二) 适用法律规范的理性要求
(三) 论述裁判理由的理性要求
三、理性精神如何引领高校法学实践教学方法改革
(一) 抽象理性是可感知、可训练、可传授的
(二) 关注并培养理性思辨能力的三个特有品格
1. 行事专注精细
2. 思考周密多维
3. 理性感知敏锐
(三) 改变教学理念与更新教学方法
1. 法学教育理念方面
2. 核心课程教学方面
3. 法学实践教学方面
四、结论
本文编号:38774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vtiaokuanjiedu/3877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