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市流动人口治理研究
本文关键词:乌鲁木齐市流动人口治理研究
【摘要】:乌鲁木齐市流动人口的治理工作,有着其特别的意义。流动人口治理是一个综合性,复杂性较强的系统性工程,受民族、宗教,及地缘政治的影响,乌市流动人口成分、结构复杂。社会治安情况也受到极大影响。09年后,乌鲁木齐保证社会治安,打击暴恐活动的同时,加强基层政权组织建设,对街道、社区及管委会进行试点创新,试图从源头上遏制“三股势力”及极端宗教思想的渗透。乌市各个社区建立四化机制,实行单位化管理,及时了解流动人口动态,加强街道社区巡逻力量,简化流动人口治理程序,建立居住卡、便民卡制度等相关管理措施,通过对出租房屋、宗教活动的管理,试图给流动人口治理带来新的改变。本文从乌市流动人口治理着手,对乌鲁木齐市流动人口治理相关工作进行解读,大致可划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言”。介绍了选题的背景,依据等内容,并对国外迁移人口工作经验进行了梳理,对国内流动人口治理工作现状进行了阐述,界定与分析了国内外流动人口概念,确定了本文中流动人口概念,并介绍城市社会治理相关理论,指出研究思路、方法、及主要观点等,第二部分对乌鲁木齐市流动人口治理历史进行了概述,包括乌鲁木齐市流动人口治理的历史,政策变迁以及国内外其他地区人口迁移或流动治理的经验。第三部分重点描述了乌鲁木齐流动人口治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乌鲁木齐市流动人口结构状态,生存、居住状况。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空间居住格局,宗教问题等。第四部分重点说明了城市社区在流动人口治理工作中的作用,对乌鲁木齐社区在流动人口治理工作中的做法,取得的成绩、经验及效果进行了说明,并以天山区为例,详细介绍了该区在流动人口治理过程中进行的体制机制创新。第五部分提出了对乌鲁木齐市流动人口治理工作提出的建议对策等,包括政府职能创新,治理体系创新,流动人口宗教问题及流动人口社会保障创新等。
【关键词】:乌鲁木齐 流动人口 社会治理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631.42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7
- 1 导论7-20
- 1.1 问题的提出7-8
- 1.1.1 选题的背景7
- 1.1.2 选题的意义7-8
- 1.2 相关研究综述8-17
- 1.2.1 城市社会治理的理论基础8-11
- 1.2.2 流动人.概念界定11-13
- 1.2.3 国内外流动人.治理研究现状13-17
- 1.3 研究的基本思路、研究方法及主要创新点17-20
- 1.3.1 研究的基本思路17-18
- 1.3.2 研究方法18
- 1.3.3 主要创新点18-20
- 2 乌鲁木齐市城市流动人.治理历史概述与经验借鉴20-28
- 2.1 乌鲁木齐市城市流动人.历史发展20-22
- 2.1.1 我国及新疆流动人.管理历史回顾20-21
- 2.1.2 乌鲁木齐市流动人.管理历史回顾21-22
- 2.2 乌鲁木齐流动人.管理政策变迁22-23
- 2.2.1 改革开放以来乌鲁木齐市流动人.管理政策法规22-23
- 2.2.2 近年乌鲁木齐市流动人.治理政策创新调整23
- 2.3 国内外流动人.的治理经验借鉴23-28
- 2.3.1 国外人.迁徙治理经验23-25
- 2.3.2 我国沿海地区流动人.治理经验25-28
- 3 乌鲁木齐市城市流动人.治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8-34
- 3.1 乌鲁木齐流动人.基本情况28-29
- 3.1.1 乌鲁木齐市流动人.男女比例分布及年龄结构28
- 3.1.2 乌鲁木齐市城市流动人.工作、居住、生活状况28-29
- 3.1.3 乌鲁木齐市流动人.空间居住格局29
- 3.2 乌鲁木齐市少数民族流动人.结构及居住状况29-31
- 3.2.1 乌鲁木齐市少数民族流动人.来源29-30
- 3.2.2 乌鲁木市少数民族流动人.生活特点30-31
- 3.3 乌鲁木齐市流动人.治理中存在的问题31-34
- 3.3.1 乌鲁木齐市服务型政府内涵理念亟待确定31
- 3.3.2 乌鲁木齐市流动人.技能培训及权益缺乏保障31-32
- 3.3.3 乌鲁木齐市流动人.空间格局问题需要重视32-34
- 4 乌鲁木齐市社区在城市流动人.治理中的作用34-40
- 4.1 乌鲁木齐市社区城市社区发展简介34-35
- 4.1.1 乌鲁木齐市城市社区成为流动人.治理工作重要组织34
- 4.1.2 乌鲁木齐市社区定位有所提高34-35
- 4.2 乌鲁木齐市社区治理采取的相关政策及做法35-36
- 4.2.1 城市治理中心下沉,城市治理重点向基层社区偏移35
- 4.2.2 改革创新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加强社区四化建设35-36
- 4.3 乌鲁木齐市社区对城市流动人.治理的成效经验-以天山区为例36-40
- 4.3.1 天山区社区及流动人.情况简介36-37
- 4.3.2 天山区流动人.治理相关做法37-38
- 4.3.3 天山区社区流动人.治理效果评价38-40
- 5 加强乌鲁木齐市城市流动人.治理的思考40-49
- 5.1 乌鲁木齐市流动人.治理理念及制度创新40-41
- 5.1.1 实行流动人.治理理念理念创新,加强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40
- 5.1.2 实行居住证制度创新,保障基层组织建设40-41
- 5.2 以城市社区为基层组织的流动人.治理工作创新41-44
- 5.2.1 建立合理街道社区行政区域,有序进行行政规划创新41-42
- 5.2.2 乌鲁木齐市城市社区治理体系探析42-44
- 5.2.3 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建设嵌入式混合社区44
- 5.3 乌鲁木齐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宗教问题治理创新44-47
- 5.3.1 抵制非法宗教行为,,引导合法宗教活动45
- 5.3.2 以现代文化为引领,更好地实现新疆民族文化与现代社会相适应45-47
- 5.4 加强乌鲁木齐市流动人.社会保障措施47-49
- 5.4.1 建立流动人.社会医疗保障制度,保障流动人.相关权益47
- 5.4.2 关注流动人.法律保障,提供法律服务47
- 5.4.3 加大流动人.职业技能培训,保障流动人.子女入学教育47-49
- 结语49-50
- 参考文献50-56
- 研究生阶段发表论文情况56-57
- 后记5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一峰;;困境与对策:关于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的思考[J];领导科学论坛(理论);2014年07期
2 李超显;;湖南政府社会管理职能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2014年07期
3 刘晓玉;;河南省社会治理创新模式的新探索——以新郑、三门峡为例[J];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14年04期
4 杨雄;程福财;;当前我国社会组织培育和监管的问题与对策[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4年04期
5 姜迪清;;完善社会组织扶持培育机制的思考——源于温州市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之调研[J];公安学刊(浙江警察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6 李新廷;朱凯;;刍论国家治理与社会治理的关系[J];大连干部学刊;2014年04期
7 张红霞;;论农村现代化变迁中社会治理的秩序整合[J];大连干部学刊;2014年03期
8 孙修真;;坚持群众路线,创新社会治理——以“善治”理论为视角[J];行政与法;2014年06期
9 李黎;;试论转型期官民之和谐[J];学理论;2010年28期
10 孔伟;;老龄社会条件下基层老年群众组织社会治理功能探析[J];老龄科学研究;201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浩豪;陈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治理结构[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敏;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研究[D];贵州民族大学;2015年
2 饶宇浩;群众路线视域下的农村社会治理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3 朱风顺;新时期社会治理中的群众路线问题与对策[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4 陈俊勇;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模式研究[D];宁波大学;2015年
5 彭怡;群团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职能定位与功能发挥[D];贵州大学;2015年
6 卢苗;宗教在社会治理中的功能分析[D];浙江大学;2015年
7 刘静;西安市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职能定位研究[D];西北大学;2015年
8 徐定艳;绿驼铃参与地震灾区重建的个案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9 胡旭阳;乌鲁木齐市流动人口治理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5年
10 吕海涛;公民社会与我国社会治理创新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0023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1002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