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治安法论文 >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演化过程分析

发布时间:2017-11-01 06:01

  本文关键词: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演化过程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网络群体性事件 网络舆论 网络意见汇聚 社会舆论 社会行动


【摘要】: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演化过程可分为五个阶段:一是对立性公共事件在网络出现;二是网民热议,生成网络舆论;三是传统媒体参与,与网络舆论相互呼应促动,生成社会舆论;四是出现制度外社会行动;五是事件消退。在前四个阶段,事件对社会秩序的冲击逐步增大,强度和危机指数呈上升趋势。
【作者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江苏师范大学管理科学研究中心;
【关键词】网络群体性事件 网络舆论 网络意见汇聚 社会舆论 社会行动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生成、演化及治理研究”(13BSH0038)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631.43;G206
【正文快照】: 是传统媒体参与,与网络舆论相互呼应促动,生成社会舆论;四是出现制度外社会行动;五是事件消退。在前四个阶段,事件对社会秩序的冲击逐步增大,强度和危机指数呈上升趋势。网络群体性事件;网络舆论;网络意见汇聚;社会舆论;社会行动过程指事物发展依次经历的阶段和程序。客观准确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方付建;王国华;;现实群体性事件与网络群体性事件比较[J];岭南学刊;2010年02期

2 王国华;张剑;毕帅辉;;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变中意见领袖研究——以药家鑫事件为例[J];情报杂志;2011年12期

3 赵金;叶匡政;张修智;曹轶宁;;网络群体性事件之上看下看[J];青年记者;2009年19期

4 谢俊贵;叶宏;;网络群体事件的过程特性及相应对策[J];求索;2011年09期

5 罗亮;黄毅峰;;网络群体性事件:转型时期社会危机的新形态[J];求实;2011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轶;;刑罚目的的实现与缓刑、减刑、假释立法的完善[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2 姚篮;试论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原因及对策[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3年02期

3 张倩倩;;从明清侠义小说中侠义英雄的创作看人性善恶二重性——以《绿牡丹全传》为例[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4 况利,李进,张琪,兰长安,杨德兰,汪仲春,余献礼;普高和职高学生人格特征及择校的影响因素[J];重庆医学;1999年03期

5 孙人平;高校学生考试作弊行为监控之我见[J];长沙大学学报;1998年03期

6 宋高初;从心理学角度浅析我国现阶段犯罪成因及其预防[J];当代法学;2001年05期

7 夏临;;我国网络群体性事件及其舆情研究现状综述[J];东南传播;2010年07期

8 张志平;张晓鹏;;网络群体极化现象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天涯论坛为例[J];东南传播;2011年07期

9 唐中怀;;犯罪青少年的刑罚心理及其防治[J];德阳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10 徐庆轩;试论刑事侦查谋略的设计[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公共安全研究;200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朱友君;黄晓宁;管贤敏;任波;;流动人口中青少年犯罪的经济、心理成因及其预防——以宁波市为视阈的实证研究[A];秩序与进步:社会建设、社会政策与和谐社会研究——浙江省社会学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暨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姜晓萍;;统筹城乡中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以四川成都市为案例[A];回归社会:中国社会建设之路[C];2011年

3 杜仕菊;陈功;;中国传统诚信观及其对当代廉政建设的功用研究[A];马克思主义与文化新自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12年

4 张良;;现代化进程中的个体化与乡村社会重建[A];全国博士生论坛“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村与农民问题”论文集[C];2012年

5 周义程;;公共服务供给中公民有序参与有效性的影响因素——一个系统论维度的分析框架[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共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6 刘雪峰;;让公正以感受得到的方式实现——以公共案件中公众司法参与为中心的探讨[A];全国法院第25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公正司法与行政法实施问题研究(上册)[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敏;当前我国社会冲突与社会控制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2 马皑;对犯罪人本质特征的思考[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3 刘建清;犯罪动机与人格[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4 李华俊;网络集体行动组织结构与核心机制研究[D];上海大学;2012年

5 宋超;当代中国网络政治参与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6 董坚峰;面向公共危机预警的网络舆情分析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7 张红春;《群众》周刊的抗战政治动员研究[D];湘潭大学;2013年

8 陈小彪;言论自由的刑法边界[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9 申霞;从对抗到合作:冲突社会下的风险治理[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10 王雪超;民国政治中的中国青年党(1923-149)[D];南开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健;犯罪情境预防的理论与实践[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许璐;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现实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陈泽锋;网络群体事件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4 于杰;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逆反心理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1年

5 陈艳飞;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6 夏临;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舆情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7 沈小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议题建构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8 康家盛;论盗窃犯罪情景预防[D];湘潭大学;2011年

9 王芙蓉;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的意见扩散及其路径模式图[D];河北大学;2011年

10 郑义;二战期间日军暴行原因之群体心理解析[D];山西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凡斌;;重大突发事件中的BBS舆论特点与管理初探——对人民网“强国论坛”的个案观察[J];出版发行研究;2006年04期

2 杨久华;;试论网络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模式、原因及其防范[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3 于建嵘;;中国的社会泄愤事件与管治困境[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年01期

4 王晶;;试论新媒体新闻信息传播中的长尾效应[J];东南传播;2008年10期

5 李瑞芳;;“邓玉娇事件”网络舆论风暴的生成及其特点分析[J];东南传播;2009年10期

6 孙正;组织化群体:关于群体性事件参与者的基本分析[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7 王玲;王东;;防范基于网络组织群体性事件研究[J];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8 刘彦成;论群体性暴力事件的概念和特征[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9 郭光华;论网络舆论主体的“群体极化”倾向[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06期

10 邱建新;;为“网络公众舆论”正名——关于“网上群体性事件”概念适当性的思考[J];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瑞清;余达宏;;论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原因及其治理对策[J];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10期

2 李金;;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 维护社会稳定[J];吉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3 杨瑞清;辜静波;;关于弱势群体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原因透析[J];求实;2005年12期

4 王玉龙;吕云涛;;健全能量释放机制,加强突发群体性事件的预防控制[J];台声.新视角;2005年06期

5 李新钰;蒋连舟;赵超;;试论农村群体性事件的原因与防范[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6 ;农村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四大机制[J];领导决策信息;2005年39期

7 麻彦伟;;乡镇政府处理群体性事件的原则[J];领导科学;2005年23期

8 余凌云;唐荧;;论群体性事件的预警机制[J];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05年02期

9 李万和;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J];公安研究;2005年02期

10 阳红光;浅谈群体性事件的处置[J];公安研究;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毕雁英;;群体性事件的性质及其根源分析[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董v,

本文编号:11255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11255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c1e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