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害陌生人之青少年犯罪探究——以天津市犯罪调查为例
本文选题:陌生人 + 青少年 ; 参考:《青少年犯罪问题》2009年05期
【摘要】:青少年对陌生人的犯罪,表现为与具体人际矛盾关系的无关性,犯罪的发生并不沿着人际关系的矛盾展开。实际上犯罪青少年已经脱离了特定的社会情境制约,原有社会情境下的角色关系及相关社会要素统统被简化了,犯罪青少年已然成为了一个脱离了特定社会情境制约的"超人"。也正是因为如此,使此类青少年犯罪自身具有了鲜明的犯罪特征。
[Abstract]:Crimes committed by teenagers against strangers are not related to specific interpersonal contradictions, and the occurrence of crimes does not follow the contradictions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In fact, juvenile delinquents have been separated from specific social situation constraints, and the role relationship and related social elements in the original social context have all been simplified. Juvenile delinquents have become a "superman" who is divorced from the constraints of a specific social situation. Because of this, this kind of juvenile delinquency has its own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of crime.
【作者单位】: 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分类号】:D669.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军;;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及其心理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1年19期
2 李伟;;青少年网络相约自杀成因及应对策略[J];青少年犯罪问题;2011年03期
3 刘海娇;;青少年友谊质量的研究概述[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年06期
4 修胜涛;;青少年犯罪原因及教育对策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5 朱力影;;关于易产生青少年犯罪的家庭类型分析[J];神州;2011年14期
6 霍廷菊;;从陪审员角度解析青少年之犯罪[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1年06期
7 张小燕;孙荣兵;;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与违法犯罪的探索[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8 张新卫;张雪海;苏丹婷;方乐;余森海;潘学东;Jones.Jack;Aldinger.Carmen;;浙江省杭州市初中学生吸烟、饮酒及自杀相关行为的调查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11年06期
9 李新权;;辽宁青少年涉毒问题研究[J];中国刑事警察;2010年03期
10 袁则新;黄志敏;;请对自己的暴力行为说“不”![J];青苹果;2003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玉霞;张威岩;;青少年犯罪的社会心理分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2 刘彦红;赵成正;赵傮;安玉泉;;青少年毒品问题文献分析[A];第七届全国药物依赖性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3 金碧华;;对我国青少年网络犯罪心理形成原因的分析[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二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青少年网络不良行为防范[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5 甄杰;;家庭教育与青少年犯罪[A];湖南省犯罪学研究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8年
6 韩旭;;在虚拟与现实之间:青少年网络危机及其应对[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7 李玲;董常青;;青少年犯罪的社会心理因素分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8 王立花;张妍萃;侯超;;对青少年网络成瘾导致违法犯罪的心理分析[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井世洁;;社区矫正青少年的社会支持与身心健康的关系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叶海辉;靳占阳;;试论青少年网络违法犯罪及对策[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坚;和陌生人说话是生存的必需[N];东莞日报;2009年
2 林书宣 黄培岳;街头诈骗明显增多[N];海南日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李勇;规范青少年消费市场[N];法制日报;2002年
4 本报观察员 渠宏卿;“不要搭理陌生人”:善意为何被误会[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5 南方周末记者 傅剑锋;歧视,让他们成为陌生人[N];南方周末;2011年
6 魏运亨;收到陌生人轻生短信,民警热线千里救人[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7 本报记者 高健 通讯员 万云;节前五场所易发八类侵财案[N];北京日报;2007年
8 王国才 刘芝成 搜集整理;安全防范有七招[N];祁连山报;2008年
9 郝峰 白文良;大学生乘车“六不要”[N];人民公安报;2006年
10 记者 苏银海;严防六种诈骗行为[N];人民公安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屈迎昕;青少年犯罪的文化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2 王琳;青少年在网络虚拟社会中的行为及思想政治教育新对策[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3 王静;青少年自我意识及其家长父母意识与亲子冲突的相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王鹏;中国男性青少年活体年龄推断[D];苏州大学;2008年
5 张国华;暴力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死亡认知及攻击性的影响[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6 刘旭;两类青少年暴力犯抑制控制功能差异的ERP证据[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7 李娟;犯罪青少年的道德情绪及其与社会行为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李玉朝;网络对青少年学生的双重影响及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9 叶珍;青少年犯罪问题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9678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1967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