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上海社区外国人管理的大外管体系建设
[Abstract]:The administration of community foreigners in China refers to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entry, transit, exit and residence, travel and other related affairs of foreigners in China by the competent authorities of the state governmen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onstitution and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With the deepening of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and the frequent exchanges with foreign countries, the number of foreigners coming to China is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It is a new challenge to supervise, manage and control the large number of foreigners in our country. In order to build a harmonious society, the public security organs should strengthen the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the foreigners in the community. Therefore, the management of foreigners is of the same importance in the public security work. At present and in the near future, the general requirement of the public security organs for the management of foreigners is to adhere to the principle of the management of the present residence and to bring foreigners into the scope of real population management. To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community foreigners and to maintain the public safety of the city is an unavoidable and sensitive issue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Shanghai's cosmopolitan city.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standard to measure the level of urban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At present, the factors of instability concerning foreign affairs in this city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rominent, the illegal and criminal activities of foreigners in Shanghai are increasing day by day, the problem of illegal immigrants is initially emerging, and non-traditional security issues such as terrorism have become potential factors affecting the security and stability of the Shanghai region. It poses a threat to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ational metropolis, and thus poses a hidden danger to the construction of a harmonious society and the safety of the 2010 World Expo.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takes the point-to-face approach as the main research method, actively consider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community foreigner management in Shanghai, taking Beijing and Guangzhou as examples,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to solve the problems i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community foreigner management in Shanghai. On this basis, according to the multi-subject governance theory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the community policing theory of public security management and the theory of intelligence and information leading policing,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establishment of a "large external management" system to bring foreigners into the real population management. To explore and improve the working mechanism of foreigner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line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velopment of Shanghai's cosmopolitan cities, in line with international practices and international practices, in order to achieve effective management and quality service for foreigners in Shanghai, To ensure the safety and stability of the foreign-related areas of the city.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D63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清祥;李长志;;社区居民的好当家人[J];党员之友;2003年23期
2 周峰;;汶南煤矿设立社区慈善互助超市[J];中国社会保障;2004年03期
3 吴碧英;构筑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平台——兼析当前和谐社区建设的重要任务[J];福州党校学报;2005年05期
4 张本宏;;怎么用活社区法制宣传橱窗[J];社区;2006年16期
5 宣国祥;;越山浣水,爰得我所[J];中国报道;2006年11期
6 吴霞;;构建和谐社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J];今日科苑;2006年12期
7 田兆玉;;“说事板”化解难言事[J];北京支部生活;2006年05期
8 任绪辉;余波;;武胜建立老干部社区道德教育委员会[J];晚霞;2007年18期
9 施茂生;;一片冰心在“菱湖”——记党的十七大代表、安庆市大观区菱湖新村社居委主任杨基凤[J];江淮;2007年10期
10 李秀臻;;扶贫帮困 奉献爱心[J];兵团工运;2007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东;代桂芝;赵惠珍;齐华;王美容;;北京市永康社区居民护理服务需求分析与对策[A];全国社区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2 刘加凤;;科普社区行实践活动新探究[A];责任·创新·发展——上海第十六届青少年科技辅导论文征集论文汇编[C];2008年
3 韩军生;张宁;周翔;李晓智;;江苏省社区体育发展多元评价体系研究[A];第五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第二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刘淮玉;吕静;单成迪;蒋峰;吴建华;;社区居民饮食卫生危险因素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一届全国公共卫生学术会议暨第四届中国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汇编[C];2009年
5 钱菁;;关于城乡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过程中的几点体会和建议[A];浙江省第十七届农村医学暨乡镇卫生院管理学术会议大会论文集[C];2009年
6 ;组织结对共建 推动社区科普[A];中国老科协社区科普和老专家志愿者工作研讨会文集[C];2006年
7 李金红;;论和谐社区的治理结构[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关于积极开展科普进社区的回顾[A];中国老科协社区科普和老专家志愿者工作研讨会文集[C];2006年
9 吕学卿;;高血压的社区防治[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十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8年
10 过宝兴;;开发利用上海旅游地质资源的设想[A];区域旅游开发研究[C];199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樊晓丽;我区社区党建工作扎实有效[N];阿勒泰日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徐怀明;红旗社区:文明和睦的大家庭[N];蚌埠日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海欣;桥南社区卫生服务受欢迎[N];宝鸡日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杨翠敏;织密亲情网 酿制社区情[N];北京社会报;2006年
5 徐轲;Intel:全球社区的优秀企业公民[N];中国房地产报;2006年
6 郑京;社会服务要为社区居民排忧解难[N];中国改革报;2006年
7 通讯员 王伟;南桥社区干部争先在六方面发挥作用[N];东方城乡报;2006年
8 报道组 潘勇智;永康近10万市民共享“邻居文化”[N];金华日报;2006年
9 记者 肖新民邋通讯员 彭道强 王泽军;枣阳百名科以上干部进社区当民警[N];人民公安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宋娇 祁鹏娜 实习生 齐广君;“十必访”让社区居民心里暖[N];石家庄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学琴;社区居民抑郁状态及早期干预有效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2 董海荣;社会学视角的社区自然资源管理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3 曾玫;上海地区儿童腹泻轮状病毒感染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4 王书梅;社区伤害流行现况及干预对策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5 张继涛;乡村旅游社区的社会变迁[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6 许东新;上海城市森林生态效应评价及结构优化布局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7 钟文娟;基于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社区居民心理预警模型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8 刘刚;上海批发零售商业结构演进、发展及效应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9 陈静;水质型缺水地区节水型社会评价体系与激励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沈立新;转型期中国社会矛盾研究——以上海地区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捷;试论上海社区外国人管理的大外管体系建设[D];复旦大学;2009年
2 康利富;上海地区商业综合体设计节能策略初探[D];同济大学;2007年
3 谢春芳;上海地区猪附红细胞体病流行情况调查[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4 程光安;解放前夕上海官僚资本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5 李臣杰;上海高层住宅与太阳能技术一体化应用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6 宁海强;上海地区猪戊型肝炎分子流行病学调查[D];山东农业大学;2007年
7 程静洁;上海青年住宅户内空间设计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8 张进;上海典型地区环境介质中多环芳烃的来源和分布特征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9 童安;上海地区小学教师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问题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10 陈卫;猪链球菌3种主要毒力因子多重PCR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初步应用[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1382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2138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