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治安法论文 >

社区矫正的惩罚性不容忽视

发布时间:2018-07-23 11:33
【摘要】:目前我国社区矫正工作中暴露的突出问题是普遍重视教育矫治和帮扶救济,社区矫正的惩罚功能严重缺失。这将有可能引起社会公众尤其是受害人对社区矫正制度的质疑或抵触,有悖预防犯罪的目的和社会公平正义的客观要求,导致社区矫正的方向偏差。随着社区矫正试点的扩大和推进,这些问题将会延伸到更大范围。因此,急需从理论和实践上加强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并采取积极对策。
[Abstract]:At present, the prominent problems exposed in the work of community correction in our country are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education correction and help relief, and the punishment function of community correction is seriously lacking. This will probably cause the public, especially the victims, to question or contradict the community correction system, which will run counter to the purpose of crime prevention and the objective requirements of social fairness and justice, and lead to the deviation of the direction of community correction. With the expansion and promotion of community correction pilot, these problems will be extended to a wider range. Therefore, it is urgent to strengthen the research on this problem in theory and practice, and take active countermeasures.
【作者单位】: 上海政法学院刑事司法系;
【基金】:(09BFX072)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社区矫正管理模式的实践探索与制度创新》的资助
【分类号】:D926.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杨征军;;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社区矫正制度——社区矫正调查报告[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2 周国强;国外社区服务刑述评及借鉴[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3 程应需;;社区矫正的概念及其性质新论[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俊梅;完善我国假释制度的若干思考[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3年S1期

2 刘湘蓉;;公平价值最大化理念下缓刑立法的再完善[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9期

3 黄金枝;;浅析我国假释制度[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02期

4 周国强,李萍;论假释与保护管束制度[J];常熟高专学报;2001年01期

5 阎少华;俄罗斯新刑法限制自由评析[J];东北亚论坛;2002年01期

6 管仁亮;王璐;;社区矫正制度探析[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S1期

7 赵运恒;罪犯权利本源探析[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8 邱兴隆;理论缺陷与实践困窘——刑罚个别预防论批判[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9 赖早兴;国外行刑社会化及我国行刑社会化之完善[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公共安全研究;2002年01期

10 王志祥;;我国减刑、假释制度改革路径前瞻[J];法商研究;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武玉红;;我国社区矫正管理模式的问题探究[A];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9年

2 张立新;陈汉君;;和谐社会视野下轻微刑事犯罪行刑社会化的反思与建构——以开展社区矫正为视角[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文秀;美国“囚犯战争”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金荣洲;7-9世纪中外司法制度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胡志军;刑罚功能新论[D];山东大学;2011年

4 房丽;数罪并罚限制加重原则之解构[D];吉林大学;2012年

5 曲新久;刑事政策的权力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6 董淑君;刑罚的要义[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7 于国旦;少年司法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8 黄华生;论刑罚轻缓化[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9 廖斌;监禁刑现代化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10 陆敏;非监禁刑论纲[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哲;行刑社会化视野下的缓刑[D];湘潭大学;2010年

2 石长清;社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3 刘紧跟;罪犯劳动权法律保障探讨[D];苏州大学;2010年

4 乔远;短期自由刑及其行刑社会化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5 张s璼,

本文编号:21392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21392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ef2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