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水平飞速发展,社会主义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特别是中东部经济快速发展地区,蓬勃的经济势头、良好的居住环境以及公平的发展机遇等种种因素,都吸引着相对落后地区的剩余劳动力从原住地解放出来,形成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其中就包含大量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相对于其他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而言,“异质性”与“排他性”更强的维吾尔族流动人口受到学界更多的关注。特别是近年来,在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的深入推进的过程中,由于国际上一些西方国家对伊斯兰教的“妖魔化”和国内一些人对维吾尔族的“污名化”,维吾尔族流动人口社会融入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为了探索维吾尔族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有效路径,本文以河南省镇平县维吾尔族流动人口为研究对象,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运用民族学、社会学、宗教学等相关学科理论,利用文献资料、实证研究、问卷调查、个案访谈等研究方法,对镇平县维吾尔族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进行综合研究。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六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立足理论、历史与现实阐述选题意义、选题目的、文献综述以及研究方法,并界定相关概念,明确本文的立论基础和逻辑思路。第二部分梳理河南省镇平县相关基本情况,总结维吾尔族流动人口的迁入过程、迁入方式和来源与分布。第三部分总结当前维吾尔族流动人口在镇平县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经济生活、社会生活、组织模式和文化认同四个方面。第四部分分析阻碍维吾尔族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各种因素。第五部分提出推动维吾尔族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相关建议。第六部分是结束语,指出维吾尔族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社会融入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过程,也是对新时代城市民族工作的巨大考验。本文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一、通过长期的实地访问和田野调查,掌握了详细的第一手数据资料,对镇平县维吾尔族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情况进行全景式描述和客观总结,补充了这一学术领域不足之处。二、从经济生活、社会契合、文化习得和心理调适四个方面深入分析维吾尔族流动人口的融入状况,认为维吾尔族在经济生活方面的融入程度最高,已经从单一的玉石贸易发展出多行业、跨领域的协调经济,与当地经济生活有相当的契合程度;在文化习得方面与其他地区穆斯林相比,世俗化倾向更加明显,有一定比例维吾尔族迫切希望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社会契合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除了经济领域的少量交流外,大部分维吾尔族与当地汉族没有生活方面的交集;在心理调适方面的适应性亟待加强。三、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只有构建多元化经济结构,才能加强当地维汉民族的区域经济融合;利用制度创新,加强民族社会交往,提升同质社会生活;通过创建双向多层面文化交流机制,深化民族文化交流;树立全面性民族形象缓和社会排斥,增强不同民族互相认同。四、在总结城市民族工作的成绩与不足的基础上,强调只有促进城市管理部门、城市居民与维吾尔族流动人口之间的沟通与理解,才能使外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更好的适应城市生活,促进城市民族关系更加和谐地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D631.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少聪;吴英杰;;内地城市的新疆少数民族移民与民族交融[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6期
2 许宪隆;梁润萍;;论内地维吾尔族流动商贩的经营理念转变[J];青海民族研究;2015年03期
3 郑信哲;;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城市适应与融入[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4 李光明;马雪鸿;潘明明;;维吾尔族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动因及障碍实证研究——基于新疆的调研分析[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5 陈成文;孙嘉悦;;社会融入:一个概念的社会学意义[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年06期
6 徐平;于泷;;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流动人口的社会排斥和融入[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7 刘毅;;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融入与社会管理创新[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8 哈尼克孜·吐拉克;赛牙热·依马木;;内地城市维吾尔族农民工生活质量及改善策略——基于武汉地区的调查[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9 阿布都热西提·基力力;;维吾尔族农民工在京、津两地生活适应的调查[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10 李林凤;;从“候鸟”到“留鸟”——论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J];贵州民族研究;2011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卫霞;新疆莎车汉族移民文化适应研究[D];兰州大学;2017年
2 阿不都艾尼;在京维吾尔族流动人口调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马旭;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城市适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袁佳s
本文编号:27502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2750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