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治安法论文 >

我国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变机理及其政府治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0 22:45
【摘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民规模不断扩大,网络成为公众表达意见、维护利益、宣泄情绪的重要平台,这使得现实事件引发网络舆情,网络舆情推动现实事件发展成为一种常态。综观我国近年来发生的群体性事件,呈现出现网下事件与网上舆情联动演进的趋势,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的形成对于事件本身的治理具有双重影响,既能起到疏导网民情绪、化解社会矛盾,促进事件处置的正向作用,也能起到制造矛盾、加剧冲突,推动事件恶性发展的消极作用。因此,把握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演变机理,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有效的网络舆情治理机制,对于治理群体性突发事件,维护社会安定具有普遍意义。 本文的研究以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变机理为核心议题,借鉴议程设置理论、蝴蝶效应理论、善治理论,结合个案研究、统计分析等方法,对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的发生机制进行分析。根据利益机制、信息传播机制、网民心理导向机制、议题设置机制在驱动网络舆情演变过程中的作用原理建立相关模型,进一步剖析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孕育、扩散、衰减过程中遵循的规律及特点,主要包括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的酝酿阶段的形态、特点分析;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扩散阶段的传播规律、效应分析;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衰减阶段的条件、潜在问题分析。 在深入分析了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演变机理的基础上,围绕事件中主要四类舆情主体的动机和策略进行归类总结,并构建事件舆情主体的“动机—策略”模型,为进一步探讨政府在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治理中的角色定位及策略选择提供依据,提出了“刚性控制”与“柔性引导”相结合的“韧性治理”理念。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631.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彪;;网络舆情的传播机制研究——以央视新台址大火为例[J];国际新闻界;2009年05期

2 吴绍忠;李淑华;;互联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3 赵文丹;;群体性事件中的信息沟通与熵减平衡[J];当代传播;2013年01期

4 姜胜洪;;我国网络舆情的现状及其引导[J];广西社会科学;2009年01期

5 梁成;李红雷;;群体性事件参与者负性抵抗心理及其对策[J];警察实战训练研究;2009年02期

6 谢海军;;我国群体性事件的演变态势及其动态应对机制[J];科学社会主义;2011年02期

7 姜胜洪;;网络舆情热点的形成与发展、现状及舆论引导[J];理论月刊;2008年04期

8 王来华;;论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舆情信息汇集分析机制[J];理论与现代化;2007年04期

9 苗壮;;群体性事件的网络舆情导控[J];青年记者;2010年14期

10 应星;;“气场”与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机制——两个个案的比较[J];社会学研究;2009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方付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马荔;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政府治理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495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27495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c2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