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治安法论文 >

浅议混合式司法鉴定制度

发布时间:2020-09-28 22:10
   诉讼活动的公平、公正、民主、科学是诉讼民主化的标志,也是建设民主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诉讼的民主化要求案件证据证明方式的科学与理性。伴随着刑事诉讼制度的改革深化,司法鉴定制度的改革也应相应的深化进行,笔者在此主要对混合式司法鉴定制度中的司法鉴定人资格选任制度,司法鉴定人诉讼地位,司法鉴定启动制度进行论述探讨,以期望有助于我国的司法鉴定制度的完善。
【文章目录】:
1 司法鉴定制度改革的必然性
2 混合式司法鉴定制度鉴定人资格的选任
3 混合式司法鉴定制度鉴定人的诉讼地位
4 混合式司法鉴定制度司法鉴定启动制度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尚华;侦查中犯罪嫌疑人人权保障问题的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2 李佑标;论司法独立及其制度保障[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3 高一飞,陈海平;进路选择、障碍化解、制度预置——刑事司法审查制度构建面临的三个基本问题[J];重庆社会科学;2005年10期

4 夏锦文,徐英荣;刑事羁押期限:立法的缺陷及其救济[J];当代法学;2005年01期

5 李红;崔永峰;;刑事诉讼中被告人证明责任问题研究[J];法律适用;2006年03期

6 黄富颖,管唯,汪建君;服刑能力司法精神鉴定研究[J];法医学杂志;2000年01期

7 白俊华;海峡两岸侦查程序中若干问题的比较[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8 武立云;略谈有关刑事拘留存在的问题及完善[J];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9 于岭;取保候审制度定位之思考[J];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10 李德永,蔡胜权;论刑讯逼供的法律成因[J];公安学刊-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白加宁;;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范围之我见[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国良;论证据与定罪[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2 王进喜;刑事证人证言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3 熊菁华;论行政不作为的救济[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4 杨伟东;行政行为司法审查强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5 金文彤;中国检察官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6 程滔;辩护律师的诉讼权利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7 王兵;法官自由裁量权的程序控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8 张中;刑事诉讼关系的社会学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9 俞亮;证据相关性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10 万永海;刑事法庭调查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承华;刑事侦查程序论[D];湘潭大学;2001年

2 李健;论刑法上的严格责任[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3 张爱球;诉讼功能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1年

4 李鹏;论举证责任分配在我国劳动争议案件中的运用[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5 宋桂兰;刑事自诉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6 王志华;公诉权理论新探[D];湘潭大学;2002年

7 董仁周;会计假帐法律治理研究[D];湘潭大学;2002年

8 叶仲耀;私放在押人员罪研究[D];湘潭大学;2002年

9 李祖华;玩忽职守罪若干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2002年

10 李颖红;刑事证人权利保障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章立军;我国与资产阶级国家刑事诉讼鉴定人资格、权利、义务的比较[J];政法论坛;1983年02期

2 王小华;;试论我国司法鉴定立法[J];现代法学;1993年01期

3 林驰,韩行杰;法医出庭制度是我国法医体制改革的必然[J];法律与医学杂志;1995年04期

4 王小华;论鉴定人素质[J];人民检察;1996年05期

5 曾伟雄 ,刘慧明;司法鉴定主体之立法刍议[J];政法学刊;1996年03期

6 庞建兵;论鉴定权的划分[J];人民检察;1997年03期

7 张玉镶;关于完善我国司法鉴定制度的思考[J];中外法学;1997年05期

8 刘方启;我国法医体制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思路[J];法律与医学杂志;1997年01期

9 王传道;论我国司法鉴定体制的改革与完善[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7年02期

10 王新芳,杨明太;浅谈会计鉴定结论的证据效力[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贾静涛;;我国法医体制及队伍建设的现状和未来[A];第五次全国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6年

2 范明友;;对省政府指定医院进行法医学鉴定的质疑[A];全国第六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3 余大龙;罗俊;管俊;;现行司法鉴定制度的弊端与改革[A];全国第六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4 张英明;;浅谈法医鉴定人资格认证问题[A];全国第七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5 毛金莲;;试论实现司法鉴定规范化[A];全国第七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6 霍克均;胡峻梅;刘协和;;证据在司法精神病学鉴定中的应用[A];中国法医学最新科研与实践(二)——全国第七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精选[C];2004年

7 郗增新;李成海;潘闽生;;现行法医临床学鉴定体制的弊端与改革[A];中国法医学会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曹水金;;学习《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的思考[A];中国法医学会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董洪旺;郭成浩;;如何应对司法鉴定体制改革[A];中国法医学会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周高举;;谈《决定》下的人民法院司法技术辅助职能作用[A];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九次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卞建林 郭志媛;两大法系司法鉴定制度比较[N];检察日报;2001年

2 汪跃;也谈法医鉴定改革[N];检察日报;2001年

3 作者系辽宁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郭洁;司法鉴定应确立监督机制[N];检察日报;2001年

4 夏如秋;法国式与美国式[N];四川日报;2001年

5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周士敏;刑事鉴定结论若干问题辨析[N];检察日报;2002年

6 李玉华;建立鉴定辅助人制度的构想[N];人民法院报;2002年

7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主任周云彪;开拓创新 科学规范[N];人民公安报;2002年

8 王军忠记者阎永纬;办案人与鉴定人“隔离”[N];法制日报;2003年

9 吕洋;刑事鉴定不是侦查行为[N];检察日报;2003年

10 王松林;应建立鉴定人资格制度[N];江苏经济报;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金霞;建立我国司法鉴定人资格认证制度之探讨[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2 孙付;司法鉴定人制度比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2年

3 曹伟文;我国司法鉴定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02年

4 张黎;论我国鉴定人资格管理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5 郭淑仙;对司法鉴定制度的思考与完善[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6 孙艳玲;论我国司法鉴定制度的完善[D];吉林大学;2004年

7 邱宁波;司法会计鉴定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8 王建;法医学鉴定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9 高华栋;完善我国司法鉴定制度的思考[D];郑州大学;2006年

10 刘强;《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8293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28293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63d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