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分割、区域分割与流动人口社会保障缺失
【部分图文】:
在工资决定模型的右边。由此是否参加医疗保险方程和劳动者的工资决定方程之间将产生联立方程偏误,从而参加社会保险与劳动者的工资收入之间可能存在内生性问题。[24][25]如果不解决该问题,将导致回归结果的有偏估计。本文使用工具变量法,将调查样本点各类人群的平均收入作为相应人群工资的工具变量[26],尝试解决劳动者参加社会保险与个体工资之间的内生性问题。为了度量城市劳动力市场对外来流动人口参加社会保险的城乡分割效应和区域分割效应,笔者将劳动力按照区域和城乡进行分类(图1)。控制了所有决定劳动者参加社会保险的因素之后,如果本地工人的参保率高于外来工人的参保率,本地农民工的参保率高于外来农民工的参保率,则高出的部分就可以视为外来劳动力相对于本地劳动力受到的区域分割效应。而如果本地工人的参保率高于本地农民工的参保率,外地工人的参保率高于外地农民工的参保率,则高出的部分可以视为劳动者参加社会保险的城乡分割效应。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是社会保险的主要组成部分,本文接下来将分别以这两项社会保险为例,检验外来流动人口参加社会保险的城乡分割效应和区域分割效应。图1流动人口参加社会保险的区域分割效应和城乡分割效应示意图四、实证结果表3是流动人口参加社会保险的Probit模型计量回归结果。模型一和模型二分别检验外来农民工与本地农民工、外来工人与本地工人,在参加社会保险方面是否存在区域分割效应;模型三检验本地农民工与本地工人,在参保方面是否存在城乡分割效应;模型四检验了全部人群在参加社会保险方面是否存在差异。模型一的结果表明,相对于外来农民工,则本地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概率分别高出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燕绥;中国社会保障法律体系的构想[J];公共管理学报;2004年01期
2 柯卉兵;;中国社会保障财政支出的地区差异问题分析[J];公共管理学报;2009年01期
3 宋马林;杨杰;杨彤;;社会保障体系完善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基于城乡差异和区域差距视角的统计分析[J];公共管理学报;2010年02期
4 章元;王昊;;城市劳动力市场上的户籍歧视与地域歧视:基于人口普查数据的研究[J];管理世界;2011年07期
5 姚先国,赖普清;中国劳资关系的城乡户籍差异[J];经济研究;2004年07期
6 程名望;史清华;顾梦蛟;;农民工城镇就业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模型与实证[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3年05期
7 程杰;;养老保障的劳动供给效应[J];经济研究;2014年10期
8 侯力;;从“城乡二元结构”到“城市二元结构”及其影响[J];人口学刊;2007年02期
9 张展新;;从城乡分割到区域分割——城市外来人口研究新视角[J];人口研究;2007年06期
10 Ingrid Nielsen;Chris Nyland;Russell Smyth;;Migration and the Right to Social Security:Perceptions of Off-farm Migrants' Rights to Social Insurance in China's Jiangsu Province[J];China & World Economy;2007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庄玮;;完善我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思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2 张克荣;;基于方差分析视角的进城农民工收入影响因素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1期
3 杜毅;王孔敬;;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分类实施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5期
4 冯涛;;贸易自由化与劳工标准全球化[J];比较法研究;2006年01期
5 宁薛平;文启湘;;金融中介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基于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经验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6 尹志锋;郭琳;车士义;;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2006年北京市的微观数据[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7 殷守革;孙华;毛江东;;统筹城乡户籍条件下农民社会保障机制研究——基于重庆户籍改革引发的思考[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8 卿树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分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0年10期
9 王小龙;兰永生;;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户教育支出的冲击及财政政策含义[J];财贸经济;2010年12期
10 谢周亮;;农村青年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经济因素的实证研究[J];财贸研究;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石莹;;就业歧视的经济学分析:研究进展及述评[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朱铭来;奎潮;;财政压力视角下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A];保险、金融与经济周期——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10[C];2010年
3 陈诗达;;工会协调劳动关系中的主要问题[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4 陈诗达;;强化工会协调劳动关系的对策思考[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5 陈诗达;;完善政府在劳动关系调整中的角色思考[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6 郭庆;钟仁耀;;上海外来常住人口本地化基本思路及条件指标研究[A];中国的立场 现代化与社会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9年
7 陈建宝;段景辉;;中国城乡家庭收入差异解析[A];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联谊会2008年年会暨青年经济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陈建宝;段景辉;;中国城乡家庭收入差异的分位数回归解析:1988~2005[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暨福建省社科界第五届学术年会——经济改革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9 郭金兴;;经济转型、经济发展与劳资关系——劳动争议案件的省际差异及其解释[A];第一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应征论文集[C];2007年
10 王伟奇;;农村流动人口城市治理机制的法理分析[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顾磊;国际产品内贸易的模式、效应与政策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秦伟平;新生代农民工工作嵌入:双重身份的作用机制[D];南京大学;2010年
3 刘冰;企业在职培训与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人力资本形成[D];浙江大学;2009年
4 吴兴杰;我国流动人口收入差距与犯罪率的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5 王跃梅;农村劳动力外流与粮食安全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孙波;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背景下的农民市民化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7 冯振东;西部地区城乡市场一体化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8 孙立阳;基于态度理论的企业特征、企业声誉与企业绩效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毕红霞;农村社会保障的财政支持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10 杨松;论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瞿逸;我国经济转轨期民工荒问题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侯\~;我国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区域比较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于波强;我国劳动力要素价格扭曲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孟宪文;诸城市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5 王玉风;我国社会保障水平区域差异综合评价[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6 乔伟伟;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改革的相关法律问题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7 郭欣欣;流动人口就业与收入社会保护现状及其影响机制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松松;户籍制度对中国农民工市民化的制约与化解[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刘镇明;基于鞍山市实证分析下的农民工医疗保险问题浅析[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10 邬岩;我国农村赡养纠纷的社会保障制度回应[D];吉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贾小玫;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与拉动农村消费需求增长[J];财经科学;2004年05期
2 骆勤;;人口老龄化与社会保障制度可持续发展[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3 林治芬;中国社会保障的地区差异及其转移支付[J];财经研究;2002年05期
4 孙睿君;李子奈;;不同期限类型劳动合同的工资决定机制及差异——基于中国家庭住户收入调查数据的经验研究[J];财经研究;2010年02期
5 李钢;董敏杰;金碚;;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是对立的吗?——基于中国制造业的实证研究[J];财贸经济;2009年09期
6 伍中信;徐莉萍;;基于企业理论的“农民工”权益保护研究[J];财贸研究;2011年01期
7 陈树文;社会保障拉动需求增长的理论分析[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8 王迎春 ,吉利久;SOC设计过程的质量保证[J];电子产品世界;2002年Z1期
9 罗娴,张子刚;我国实现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及对策[J];湖北社会科学;2001年07期
10 米红;王丽郦;;从覆盖到衔接:论中国和谐社会保障体系“三步走”战略[J];公共管理学报;2008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李实 罗楚亮 北京师范大学收入分配与贫困研究中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于猛;[N];人民日报;2011年
3 徐冠华;[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继海;社会保障对中国城镇居民消费和储蓄行为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孙炀;罗瑜;周昌乐;许家佗;张志枫;;一种基于分裂-合并方法的中医舌像区域分割算法及其实现[A];信号与信息处理技术——第一届信号与信息处理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2 黄强;廖斌;;基于复合区域分割的多聚焦图像融合[A];2008年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3 林精敦;王涌天;陈靖;刘越;郭俊伟;刘伟;薛康;;基于区域分割随机树的特征识别匹配算法[A];图像图形技术研究与应用2009——第四届图像图形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陆宗骐;傅江桃;;根据像素属性确定粘连区域分割位置[A];第十二届全国图象图形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王文博;袁春;陈孝威;;基于并行区域增长和矢量化的卫星云图处理[A];第三届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07)论文集[C];2007年
6 王上;王钲旋;;SVM用于基于区域分割方法的图像分类[A];中国几何设计与计算新进展2007——第三届中国几何设计与计算大会论文集[C];2007年
7 徐艳芳;黄敏;刘浩学;武兵;;基于色调区域分割的扫描仪颜色转换[A];2006中国科协年会——数字成像技术及影像材料科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8 徐艳芳;黄敏;刘浩学;武兵;;基于色调区域分割的扫描仪颜色转换[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桂玉强;发展特色经济 增强县域竞争力[N];西藏日报;2004年
2 李伟;遏制城市间的恶性竞争[N];黑龙江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赵荣昌;图像区域分割编码的若干关键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2 黄锐;图像线结构提取与区域分割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琳;基于区域分割与合并的机器人多级环境建模研究与实现[D];沈阳工业大学;2006年
2 杨雨凡;基于膜计算的图像区域分割方法研究[D];西华大学;2013年
3 谢辉;基于红色区域分割的自动红眼消除[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4 张秦涛;基于k均值聚类分割的植物切片特征区域分割方法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5 魏福禄;车载安全系统中摄像机标定与感兴趣区域分割方法[D];吉林大学;2012年
6 梁青青;超市货架区域分割与商品识别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3年
7 万哲;聚类分析在图像区域分割中的应用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09年
8 顾述娟;基于区域分割的迷彩设计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0年
9 殷海明;纹织CAD中的组织分割和面料模拟[D];浙江大学;2005年
10 施达雅;基于噪声统计模型的区域分割[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8296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2829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