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犯罪的代际演变与刑事立法、理论之回应
【文章目录】:
一、从网络犯罪的定义演变解读网络犯罪的阶段与类型
( 一) 网络犯罪的雏形: 计算机犯罪
( 二) 网络犯罪的初步形成: 网络在犯罪中的工具化
( 三) 网络犯罪的新近含义和犯罪空间的形成
二、网络作为犯罪对象与立法、理论的回应
( 一) 立法回应: “系统”的扩容与罪名的增容和增设
1. 关于犯罪对象的扩张解释: 由“系统”向“网络”的演变
2. 攻击系统的形式演变: 罪名体系的调整仍有必要
3. 思索信息时代的公共安全: 网络安全
( 二) 理论回应: 共犯行为的正犯化思路
1. 如何制裁提供专门用于实施网络违法犯罪的程序、工具的行为?
2. 如何制裁传播用于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方法的行为?
3. 如何应对恶意公布、售卖计算机安全漏洞的行为?
三、网络作为犯罪工具与立法、理论的回应
( 一) 立法回应: 单行刑法式的整体解释
( 二) 财产权刑法保护的思路转型: “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双轨制
( 三) 刑法理论研究的转型: 法条中“关键词”的时代解释
四、网络作为犯罪空间与立法、理论的回应
( 一) 网络作为“犯罪空间”: 一个有必要理解和面对的问题
( 二) 网络作为犯罪空间的理论解释现时任务
五、确立网络犯罪在刑法典中的独立地位: 以网络犯罪的三种基本类型为逻辑起点
( 一) 近期修法: 在刑法分则中设置独立的“计算机和网络犯罪”章节
( 二) 远期立法: 可以考虑制定独立的“反网络犯罪法”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于志刚;;网络空间中帮助使用盗窃行为的实行化[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2 于志刚;;“双层社会”中传统刑法的适用空间——以“两高”《网络诽谤解释》的发布为背景[J];法学;2013年10期
3 于志刚;;恶意公布、售卖计算机安全漏洞行为入罪化的思考[J];现代法学;2010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志刚;;关于出租、倒卖“僵尸网络”行为的入罪化思路[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2 卢尧;;计算机与网络犯罪含义的法律视角探析[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3 于凌;孙晓磊;;网络游戏虚拟财产的刑法保护及诉讼模式特点[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4 黄泽林;;网络犯罪的理论与立法问题研究[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5 肖雄;;以计算机为手段的财产犯罪的既遂认定[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6 孟传香;;关于网络犯罪国际刑事管辖权的思考[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7 张勇;;侵犯虚拟财产的立法规制初探——以现行法律框架为视角[J];研究生法学;2007年04期
8 周园;;政府信息公开立法中的隐私权保护制度初探[J];档案;2009年02期
9 高德胜;;论信息共同犯罪的片面共犯[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10 赵秉志;阴建峰;;侵犯虚拟财产的刑法规制研究[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秀中;刑事政策系统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2 杨彩霞;刑法空间效力论[D];武汉大学;2005年
3 杨礼富;网络社会的伦理问题探究[D];苏州大学;2006年
4 陈炳良;滥发商业电子邮件法律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7年
5 吴兴民;秩序、冲突与转变[D];上海大学;2008年
6 高德胜;信息犯罪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7 余俊生;网络虚拟财产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8 申琰;互联网的国际博弈与合作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9 聂德民;网络舆论与社会引导[D];上海大学;2009年
10 贺志军;我国著作权刑法保护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洋;论网络虚拟财产的刑法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陈文健;私自开拆、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罪客观要件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张晓炜;盗窃网络虚拟财产犯罪的犯罪学思考[D];湘潭大学;2010年
4 王红娟;网络越轨行为及其社会控制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5 马永刚;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若干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6 张琼;网络犯罪刑事管辖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7 吴嘉琨;电子证据证明力认定的相关问题分析[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8 卢锋;试论网络虚拟财产的刑法保护[D];暨南大学;2011年
9 熊光耀;网络游戏虚拟财产法律问题初探[D];南昌大学;2010年
10 李琳;盗窃罪犯罪对象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洪苗;;浅谈网络攻击的常见方法及防范措施[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年21期
2 游劝荣;;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及其相互关系研究——以司法特别是诉讼为观察角度[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3 靳慧云;试析网络犯罪案件侦查中的障碍[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4 魏红;;论网络犯罪对刑事侦查与证据制度的冲击[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5 林皓;;黑客危害有多大?[J];广东金融电脑;1999年05期
6 于志刚;陈强;;网络空间中的帮助违法行为及其入罪化[J];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7 黄太云;;《刑法修正案(七)》解读[J];人民检察;2009年06期
8 皮勇;;论我国刑法修正案(七)中的网络犯罪立法[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9 陈兴良;共同犯罪论[J];现代法学;2001年03期
10 张军;;犯罪行为评价的立场选择——为行为无价值理论辩护[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6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谷莘;浅析计算机犯罪和网络犯罪及其防治[J];成人高教学刊;2005年04期
2 刘士国;当前网络犯罪的特征、形式及其防治对策研究[J];社科纵横;2005年04期
3 向阳;;预防和惩治计算机犯罪的法律建构[J];法制与社会;2011年08期
4 林亮景;试析网络犯罪[J];长治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5 皮勇;;从计算机犯罪到网络犯罪:互联网对刑法的冲击[J];信息网络安全;2007年02期
6 任少俭;浅论网络犯罪概念、特点及其预防[J];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S1期
7 梁瑞英;;青少年计算机犯罪初探[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8 赵利;王昌华;;我国计算机犯罪现状分析与技术防范[J];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9 张玉芳;;网络犯罪与治理探析[J];互联网天地;2011年08期
10 张培祥;;网络犯罪与技术防范对策[J];福建电脑;2007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卓翔;网络犯罪若干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2 李季;少年违法犯罪与少年司法体系[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3 陈屹立;中国犯罪率的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4 慈健;贿赂犯罪防控对策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5 陈琳;自适应动态网络取证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6 胡承浩;中国社区矫正发展的路径选择[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7 靳高风;论犯罪学的基本问题[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8 刘津慧;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研究[D];南开大学;2007年
9 郑莉芳;成年人犯罪动机的生成与发展[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10 王顺安;社区矫正理论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文静;特大城市网络犯罪问题实证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2 刘宇萍;网络犯罪探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3 王立东;网络犯罪的定性分析及刑事管辖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4 李爱玲;网络犯罪及其治理[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5 丛艳华;网络犯罪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年
6 谢志涛;网络犯罪及其防范[D];华东政法学院;2002年
7 汪剑歆;论网络犯罪[D];华东政法学院;2003年
8 郑怀瑾;网络犯罪场研究[D];福州大学;2005年
9 孙立智;网络犯罪及其侦查对策[D];四川大学;2004年
10 李学刚;青少年网络犯罪若干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8581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2858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