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性别视角下青少年性犯罪的成因分析
发布时间:2017-04-16 20:23
本文关键词:社会性别视角下青少年性犯罪的成因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年来,青少年性犯罪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研究试图从社会性别的视角来分析青少年性犯罪的原因,进一步了解“性别”在青少年性犯罪中所产生的意义和作用。笔者在整理、分析、研究了33起案件的基本情况,以及39名犯罪嫌疑人的主体情况与犯罪原因后,认为社会性别主要从三个层面对青少年性犯罪产生影响。首先,在个体层面,性别角色的学习过程和两性性别化的差异,影响了JSOs的性格、心理和对情境的判断。其次,在微观社会背景层面,来自同伴群体的“性别气质的压迫”成为了JSOs实施性犯罪的外在压力和动力,而家庭与学校的社会性别化的性教育的缺失则使得JSOs对两性关系产生了诸多误会。最后,在宏观社会环境层而,色情文化、强奸迷思充斥整个社会,歪曲了JSOs对强奸的认知,而男权社会中男性对话语权的掌握,间接为强奸提供了土壤。
【关键词】:社会性别 未成年 强奸 猥亵 成因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C913.5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与意义8-10
- 一、选题背景8-9
- 二、研究意义9-10
- (一) 实际意义9
- (二) 理论意义9-10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相关研究回顾10-21
- 一、概念界定10-15
- (一) 青少年性犯罪10-11
- (二) 社会性别11-15
- 二、相关研究回顾15-21
- (一) 青少年性犯罪研究现状15-18
- (二) 社会性别视角下的性犯罪研究18-21
- 第三章 研究过程21-42
- 一、研究方法与研究样本21-23
- (一) 研究对象21-22
- (二) 具体研究方法22-23
- 二、案件概述23-26
- (一) 案件类型23-24
- (二) 被害人特征24-25
- (三) 团伙犯罪25
- (四) 时空因素25-26
- 三、JSOs的主体情况26-34
- (一) 人格与行为特征26-27
- (二) 家庭与教养27-29
- (三) 发展与智能29
- (四) 社会交往29-30
- (五) 对“性”的探索30-33
- (六) 法律认知情况33-34
- 四、青少年性犯罪一般原因分析34-42
- (一) Jsos的犯罪动机34-35
- (二) 司法社工分析的犯罪原因35-42
- 第四章 以社会性别视角分析青少年性犯罪问题42-57
- 一、个体层面43-45
- (一) 性别角色的学习过程43
- (二) 两性性别社会化差异43-45
- 二、微观社会背景层面45-49
- (一) 男性气质的·“压迫”45-47
- (二) 社会性别化的性教育缺失47-49
- 三、宏观社会背景层面49-57
- (一) 社会文化中的色情文化49-51
- (二) 强奸迷思51-53
- (三) 男权社会53-57
- 第五章 实务研究工作与帮教救助初探57-64
- 一、对JSOs的介入与帮教57-60
- 二、对女性被害人的救助60-62
- 三、反思未成年人保护62-64
- 结语64-65
- 附录65-67
- 参考文献67-70
- 致谢70-7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磊;青少年性犯罪的罪前情境[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2 马浩丹;;性别语境中的强奸:女性主义社会学对性犯罪的解释[J];法制与社会;2011年30期
3 杨光祥;强奸案件未成年被害人的心理疏导[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3年06期
4 李立丰;;美国青少年性犯罪若干重要理论问题简析[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8年04期
5 李贤亮;;浅析国产影视作品中的美化强奸现象[J];大众文艺;2009年23期
6 叶璐;;一个女权主义者对强奸的解读——读苏珊·布朗米勒《违背我们的意愿》[J];妇女研究论丛;2013年04期
7 包俊林;;国内青少年性犯罪文献统计分析[J];华章;2012年19期
8 宋岩;;影响性别角色形成的因素分析[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9 肖富群;;社会学视野中的社会性别理论[J];江淮论坛;2010年01期
10 何汶洋;;未成年人强奸罪的原因浅析及预防对策[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年11期
本文关键词:社会性别视角下青少年性犯罪的成因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16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311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