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构建进程中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处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0 08:04
本文关键词:和谐社会构建进程中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处理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系统将进行全面性的调整。在这一时期,社会利益分化加速、社会流动更为频繁,这导致社会更加复杂、多元,从而社会上群体之间的矛盾冲突变得不可避免。最近几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带来的各种深层次矛盾,社会上出现多种不和谐因素,社会发展也面临着更多风险的冲击,这导致群体性突发事件更为频繁的发生,并对构建和谐社会带来消极影响。在近年来发生的各种群体性突发事件中,农民参与抑或发生在农村的事件越来越多,爆发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在这些事件中,部分民众在少数人员的组织煽动之下,采取多种形式与政府对抗,造成很大的社会影响。 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是指在一个群体内,人们为了共同的利益聚集在一起,用各种方式反映他们的共同愿望,从而希望能够引起政府和社会对他们的重视以获得利益的事件。当前,我国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呈现出数量增大、规模增大、频率增大、强度增大以及范围扩大等基本态势,并具有复杂性、突发性增强;网络与现实事件的交汇融合;经济问题政治化倾向;民众对政府公信力、救助理存疑,崇信自理救助等主要特点。 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频发的原因包括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的多元化;农村债权债务问题;基层政府工作中存在一定的不足;社会发展中的其他新型矛盾以及基层政府及其部门不作为或处置失当等,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消极影响,这包括给社会造成巨大的物资损害;给人民造成巨大的精神损害;给当地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消极影响;损害了当地党委和政府的良好形象以及极易被敌对势力利用,动摇党的执政基础等。对此,我们需要努力提升社会治理能力,不断创新社会治理体系,以促进社会和谐,具体措施包括:更新观念,转变旧有思维方式;创新管理,切实代表群众利益;畅通渠道,保持与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仔细甄别,分清利益归属;科学执政,增强政府公信力以及科学管理,健全信息管理机制等。
【关键词】:农村 群体性突发事件 和谐社会 社会治理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631.4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目次7-9
- 1 引言9-14
- 1.1 课题的研究意义9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9-11
-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11-12
-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12
- 1.5 本文的创新性及不足12-14
- 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正确处理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重要性14-19
- 2.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要求和原则14-15
- 2.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15-17
- 2.2.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在新时期的理论创新成果15-16
- 2.2.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助于巩固党的社会基础16
- 2.2.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完成党执政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16-17
- 2.3 正确处理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17-19
- 2.3.1 有助于推动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预警机制的完善17-18
- 2.3.2 有助于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环境的改善18-19
- 3 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概述19-30
- 3.1 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内涵19-20
- 3.2 群体性突发事件的主要形式20-23
- 3.3 各类群体性事件呈现出的基本态势23-25
- 3.3.1 数量增大23-24
- 3.3.2 规模增大24
- 3.3.3 频率增大24
- 3.3.4 强度增大24-25
- 3.3.5 范围扩大25
- 3.4 群体性突发事件的主要特点25-30
- 3.4.1 复杂性、突发性增强26
- 3.4.2 网络与现实事件的交汇融合26
- 3.4.3 经济问题政治化倾向26-27
- 3.4.4 民众对政府公信力、救助力存疑,,崇信自理救助27-28
- 3.4.5 暴力对抗性、破坏性不断增强28-29
- 3.4.6 无直接利益的情绪化参与29-30
- 4 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频发的原因30-37
- 4.1 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的多元化30
- 4.2 农村大量社会问题的存在30-33
- 4.2.1 自然资源边界权属争议30-31
- 4.2.2 土地流转过程中出现的违约毁约和强流31-32
- 4.2.3 征地拆迁及补偿安置政策的配套不合理32
- 4.2.4 基层选举过程中的违规操作和舞弊行为32-33
- 4.2.5 农村债权债务33
- 4.3 基层政府工作中存在一定的不足33-34
- 4.3.1 民生意识淡薄34
- 4.3.2 政绩冲动34
- 4.4 社会发展中的其他新型矛盾34-35
- 4.5 基层政府及其部门不作为或处置失当35-37
- 5 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消极影响37-40
- 5.1 给社会造成巨大的物资损害37
- 5.2 给人民造成巨大的精神损害37-38
- 5.3 给当地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消极影响38
- 5.4 损害当地党委和政府的良好形象38-39
- 5.5 极易被不法势力利用,动摇党的执政基础39-40
- 6 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对于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40-48
- 6.1 更新观念,为推进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奠定思想之基40-41
- 6.2 创新管理,以巩固、扩大推进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社会基础41-42
- 6.3 畅通渠道,为推进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提供源泉动力42-44
- 6.4 仔细甄别利益归属,以化解社会矛盾44-46
- 6.5 增强政府公信力,为推进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政治保障46
- 6.6 健全信息管理机制,为推进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丰富的调度资源46-48
- 结语48-49
- 参考文献49-53
- 致谢5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年松;论中国改革进程中农民的政治参与和政治稳定[J];社会主义研究;1998年05期
2 王德福;;政策激励型表达:当前农村群体性事件发生机制的一个分析框架[J];探索;2011年05期
3 赵秀玲;;农村群体性事件的认知误区及其超越[J];社会科学辑刊;2013年03期
本文关键词:和谐社会构建进程中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处理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82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318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