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治安法论文 >

免疫组织化学法鉴定蛇咬伤中毒1例

发布时间:2021-08-02 00:22
  <正>1案例1.1简要案情某女,67岁,农民,某年3月4日20:00许在家中睡觉时被蛇咬伤,当晚至3月6日每日到当地一无证蛇医诊所就医,并诉失眠、全身疼痛及右下肢肿胀,3月7日08:00许在家中死亡。毒蛇经鉴定为当地的常见毒蛇——长江短尾蝮蛇。1.2法医学检验尸体解剖:脑水肿显著,双侧海马沟回疝及小脑 

【文章来源】:法医学杂志. 2019,35(04)CSCD

【文章页数】:3 页

【部分图文】:

免疫组织化学法鉴定蛇咬伤中毒1例


右外踝蛇咬伤牙痕

蝮蛇蛇毒,外踝,免疫组织化学,皮下组织


入管腔,部分肾近曲小管管腔内见血性原尿,肾小管内大量蛋白管型、细胞管型、颗粒管型及纤维素管型,肾盂多发片状出血。右下肢、右足皮下结缔组织胶原纤维凝固性坏死、崩解,大面积出血、水肿,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浸润以及大量条索状纤维素渗出;肌细胞广泛凝固性坏死、崩解、脱失,部分残存肌细胞空泡样变性,间质有大量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浸润,可见少量嗜酸性粒细胞;部分细小血管管壁纤维素性坏死,内皮细胞肿胀,部分小血管内红细胞溶血明显,部分细小血管内透明血栓形成;部分神经节水肿明显(图3)。左下肢、左足镜下均未见异常。图3右外踝皮下组织急性蜂窝织炎(HE×100)免疫组织化学检验:利用蝮蛇蛇毒蛋白抗体(anti-echidnotoxin)对双下肢及踝部皮肤、肝、肾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右外踝皮肤炎症细胞呈阳性表达(图4)。图4右外踝皮下蝮蛇蛇毒蛋白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100)法医病理学诊断:右外踝蛇咬伤伴组织坏死及急性蜂窝织炎;右下肢软组织及肌肉广泛坏死、出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中毒性心肌病;中毒性肝病;中毒性肾病;中毒性脑病;多发性淋巴组织坏死。死亡原因:本例系蝮蛇咬伤中毒致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2讨论蛇毒是由毒蛇的毒腺通过毒牙排放出来的一种毒性非常强的毒素,对人的生命威胁很大。毒蛇咬伤常见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在非洲、亚洲、大洋洲和拉丁美洲的农村地区,毒蛇咬伤是特别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据估计,全球每年有超过200万人被蛇咬伤,造成20000~94000人死亡[1]。在我国,毒蛇咬伤多见于南方地区,据调查,我国每年被毒蛇咬伤者有10万人以上,死亡人数在1万以上[2]。毒蛇咬伤绝大?

蝮蛇蛇毒,外踝,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毒蛇咬伤


广泛凝固性坏死、崩解、脱失,部分残存肌细胞空泡样变性,间质有大量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浸润,可见少量嗜酸性粒细胞;部分细小血管管壁纤维素性坏死,内皮细胞肿胀,部分小血管内红细胞溶血明显,部分细小血管内透明血栓形成;部分神经节水肿明显(图3)。左下肢、左足镜下均未见异常。图3右外踝皮下组织急性蜂窝织炎(HE×100)免疫组织化学检验:利用蝮蛇蛇毒蛋白抗体(anti-echidnotoxin)对双下肢及踝部皮肤、肝、肾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右外踝皮肤炎症细胞呈阳性表达(图4)。图4右外踝皮下蝮蛇蛇毒蛋白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100)法医病理学诊断:右外踝蛇咬伤伴组织坏死及急性蜂窝织炎;右下肢软组织及肌肉广泛坏死、出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中毒性心肌病;中毒性肝病;中毒性肾病;中毒性脑病;多发性淋巴组织坏死。死亡原因:本例系蝮蛇咬伤中毒致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2讨论蛇毒是由毒蛇的毒腺通过毒牙排放出来的一种毒性非常强的毒素,对人的生命威胁很大。毒蛇咬伤常见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在非洲、亚洲、大洋洲和拉丁美洲的农村地区,毒蛇咬伤是特别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据估计,全球每年有超过200万人被蛇咬伤,造成20000~94000人死亡[1]。在我国,毒蛇咬伤多见于南方地区,据调查,我国每年被毒蛇咬伤者有10万人以上,死亡人数在1万以上[2]。毒蛇咬伤绝大多数为意外事件,但也有利用毒蛇自杀或他杀的案例[3-6]。临床上对蛇伤的鉴定主要依靠观察牙痕和症状··493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蛇毒鉴定的研究进展[J]. 张经硕,向平,沈敏.  中国司法鉴定. 2014(04)
[2]蝮蛇咬伤中毒的机制与治疗新进展[J]. 符秋红,邓立普.  蛇志. 2007(01)
[3]注射银环蛇毒杀人1例[J]. 李峰,夏为民,兰秀康.  法医学杂志. 2004(02)
[4]交叉免疫电泳法鉴定蛇毒的研究[J]. 曹金鸿,李碧晴.  上海免疫学杂志. 1990(03)



本文编号:33165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33165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c71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