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职院校维稳工作的现状及对策
本文关键词:新时期高职院校维稳工作的现状及对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高校维稳在我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无论是对我国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亦或是政治建设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新变化的情况下,也为高职院校的维稳工作带了新的问题。从国际形势来看,当前世界发展给我国改革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面临着安全等诸多方面的挑战;就国内情况而言,我国正在经历着重要的社会转型,社会改革也日益深化,正处在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维护社会安定稳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本文通过对湖南省内高职院校的维稳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挖掘高职院校在新时期面临维稳工作的新问题及新特征,试图结合实际情况构建高职院校维稳管理体系,为高职院校维稳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文章首先对选题背景、研究现状以及研究的理论意义等作出说明;接着对高校维稳的内涵、特征以及重要意义进行阐述,认为维稳工作是落实高校安全稳定工作责任制的迫切需要,是高校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做好学校各项工作的基础和保障;然后对高职院校维稳现状调查基本情况与取得的成绩进行了总结,并对湖南省高职院校维稳工作中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是对高职院校维稳的原则与对策进行了阐述,总体来说高职院校维稳工作必须要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形式与内容统一的原则、防控结合的原则、联合协作的原则以及“以人为本”的原则,在方式上要从应急保障机制建设入手、构建“大管理”模式与“大防控”格局。
【关键词】:高职院校 维稳现状 防控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631.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绪论9-14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9-11
-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11-12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12-14
- 2 高校维稳的内涵、特征及其重要性14-22
- 2.1 高校维稳的概念与内涵14-17
- 2.2 维护高校稳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17-19
- 2.2.1 是落实高校安全稳定工作责任制的迫切需要17-18
- 2.2.2 有利于构建高校维稳工作的长效机制18
- 2.2.3 是高校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18-19
- 2.2.4 是做好学校各项工作的基础和保障19
- 2.3 湖南省高职院校维稳工作的特征19-22
- 2.3.1 不稳定因素多19-20
- 2.3.2 周边环境复杂20
- 2.3.3 维稳内容繁多20
- 2.3.4 治安形势严峻20-21
- 2.3.5 技能、体能、智能一体化21-22
- 3 高职院校维稳现状调查基本情况与优势分析22-28
- 3.1 湖南省部分高职院校维稳现状调研的设计与实施22-23
- 3.1.1 维稳现状调查对象的选取22
- 3.1.2 维稳现状调查的方法22-23
- 3.1.3 维稳现状调查的基本情况分析23
- 3.2 湖南省部分高职院校维稳工作的成绩23-28
- 3.2.1 湖南省高职院校维稳工作体系架构日益完善23-25
- 3.2.2 湖南省高职院校越来越重视校园维稳工作25-26
- 3.2.3 湖南省高职院校维稳工作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日益加强26-27
- 3.2.4 湖南省高职院校维稳工作队伍建设成效显著27-28
- 4 湖南省高职院校维稳工作中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28-37
- 4.1 湖南省高职院校维稳工作存在的问题28-33
- 4.1.1 高职院校维稳工作内容精细化不足28-29
- 4.1.2 高职院校维稳工作与学生日常管理易发生矛盾29
- 4.1.3 高职院校维稳工作宣传教育有待改善29-30
- 4.1.4 高职院校维稳工作与其他相关部门缺乏合作30-31
- 4.1.5 高职院校网络维稳工作有待加强31-33
- 4.2 湖南省高职院校维稳主要问题的原因33-37
- 4.2.1 维稳工作对象发生变化33
- 4.2.2 维稳工作资金保障机制不健全33-34
- 4.2.3 维稳工作创新意识不强34-35
- 4.2.4 社会转型改革日益深入35-36
- 4.2.5 境外敌对势力思想渗透36
- 4.2.6 网络信息化的负面影响36-37
- 5 高职院校维稳的原则与对策37-45
- 5.1 高职院校维稳工作开展的原则37-39
- 5.1.1 以人为本的原则37-38
- 5.1.2 联合协作的原则38
- 5.1.3 防控结合的原则38
- 5.1.4 “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38-39
- 5.1.5 形式与内容统一的原则39
- 5.2 高职院校维稳工作开展的对策39-45
- 5.2.1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确保学生的安全稳定40
- 5.2.2 加强高职院校维稳工作的应急保障建设40-41
- 5.2.3 增强服务意识,为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打牢维稳基石41-42
- 5.2.4 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保障学生健康成长42-43
- 5.2.5 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引导学生文明上网43
- 5.2.6 构建以“主体教育”为核心的校园维稳工作长效机制43-44
- 5.2.7 学习国外先进维稳工作经验,提高校园维稳工作国际化水平44-45
- 结语45-46
- 参考文献46-50
- 附:调查问卷50-53
- 致谢5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瑞丰;;带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做好维稳工作[J];领导科学;2009年04期
2 沈秋伟;;论“维稳公安”时代及其应对策略[J];公安学刊(浙江警察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3 陈发桂;;基层维稳运行机制策略优化[J];党政论坛;2010年07期
4 ;维稳:异化与代价[J];人民论坛;2010年27期
5 晏扬;;“瞒报维稳”是最可怕的“疫情”[J];浙江人大;2010年10期
6 陈发桂;;我国基层维稳运行机制的理性化建构探析[J];长白学刊;2010年05期
7 曾里;;暴力维稳的思维很可怕[J];刊授党校;2010年09期
8 张昆;宋红彬;;从“7·5”事件后的维稳看我区反恐防范工作机制的转型升级[J];新疆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3期
9 邓玲;;基层维稳论析[J];科技信息;2010年31期
10 王慧;;官场中的维稳烦恼[J];领导文萃;2010年2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陈光武;;以维权促稳定 破解“维稳怪圈”[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宪法与人权委员会、行政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暨“律师参与化解社会矛盾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张义;邹韶红;;群体性暴力事件后驻疆维稳警察的心理应激状况调查[A];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九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李晓霞;;社区工作中的管理与服务——对新疆“四清四知四掌握”工作机制的探讨与分析[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汤啸天;;政府在公民维权中的指导责任和接受监督的义务[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5 尤俊意;;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实现维权维稳统一[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上)[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周城波;坚持不懈地推行维稳长效机制[N];喀什日报(汉);2007年
2 实习记者 尹瑶;正确估价维稳形势 增强工作主动性[N];乐山日报;2006年
3 刘奇邋记者 吴奉天;做好当前和今后维稳工作[N];南充日报;2007年
4 记者 张连城 通讯员 彭盛芳;首个企业维稳工作室落户富士康[N];深圳特区报;2006年
5 左亚军 李翔 张雄;紫溪市镇:建立强效化纠维稳机制[N];永州日报;2007年
6 刘志巍;必须坚持发展维稳两手抓[N];中山日报;2007年
7 记者 金林;牢固树立主动维稳观 努力开创维稳工作新局面[N];广元日报;2007年
8 记者 常熠;省维稳督查组来衡[N];衡水日报;2007年
9 记者 李志宏;喀什市维稳队伍接受市民检阅[N];喀什日报(汉);2007年
10 张华清 记者 程家富;青云镇维稳信息员成“和谐使者”[N];上饶日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嵇靖;基层维稳面临的现实问题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樊喜军;基层政府维稳的误区及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2013年
3 亓娜;压力维稳下的基层政府维稳机制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4 吴平;基层维稳:组织机构与实际运作[D];南昌大学;2013年
5 李德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维稳问题与对策研究[D];辽宁大学;2014年
6 陈邵锋;新时期高职院校维稳工作的现状及对策[D];中南大学;2014年
7 张弓;冲突与对话:我国基层维稳机制的运行困境及其重构展望[D];湖北大学;2013年
8 蒋曼茹;论公民维权与政府维稳的动态平衡[D];郑州大学;2013年
9 袁富生;政治晋升压力体系下的地方政府维稳行为研究[D];南昌大学;2013年
10 李阳;关于维稳与维权问题的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4年
本文关键词:新时期高职院校维稳工作的现状及对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22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362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