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治安法论文 >

论群体性事件中警察权的行使与规范

发布时间:2017-05-26 03:00

  本文关键词:论群体性事件中警察权的行使与规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结构调整的特殊时期,公民的权利诉求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不同阶层之间的利益冲突也急剧增加,这不仅在就业、劳动关系、收入分配、社会管理等领域引发了诸多社会矛盾,也引发了大量的群体性事件。近期发生的“3·21山东平度村民守征地被焚事件”、“3·30广东茂名PX项目事件”与“5·10浙江杭州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事件”,都在不断地挑战着整个社会的神经。而上述事件随着规模与表现形式的不断升级,也由单纯的表达诉求演变为聚众破坏公共秩序、危害公共安全、危害公民人身财产安全等严重的违法犯罪活动,造成了社会秩序的严重破坏和公共资源的巨大浪费,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了巨大冲击。因此,群体性事件已经成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制约因素。公安机关作为与公民权利联系最为紧密的公权力机关,对于维护公共秩序与公民正常生活起到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警察权所具有的主动性、单方性、强制性与扩张性等特征,使得警察权的运用极易对公民造成侵害。而在群体性事件的处置过程中,由于公安机关往往要面对各种突发状况,因此常常需要在无告知、无预警的情形下运用自由裁量权对群体行为行使紧急强制权、采取紧急强制措施,限制公民的部分权利。而一旦警察权行使不当,不仅会侵害公民的合法权益,还可能进一步激化事态,使群体性事件扩大化,造成更大的损失。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警察权的行使必须以合理规范的警察制度设计为前提。然而,我国目前对于群体性事件中警察权行使的规定散见于各种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中,并且大多过于原则、笼统,在警察权的授权、启动、行使的方式与限度、行使的程序、监督制约以及责任追究等方面都缺乏明确、有效的法律规定。这在实践中赋予了公安机关广泛的自由裁量权,且其自由裁量权的行使又缺乏必要的约束,造成了在群体性事件的处置中警察权往往被滥用,很容易对公民和社会造成负面影响。为了构建和谐社会,建设阳光政府、有限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促使政府依法行政,实现公安机关在维护正常社会秩序的同时能够有效地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必须对群体性事件中警察权的行使进行有效规范。本文在此背景下进行选题,以群体性事件中警察权的行使与规范为研究方向,以我国规范群体性事件中警察权行使的相关地方性法规、规章的比较分析和相关典型案例的分析为视角,来阐述我国群体性事件中警察权行使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完善措施,以期对相关研究者和决策者有所裨益。
【关键词】:群体性事件 警察权 自由裁量权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631.43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群体性事件与群体性事件处置中的警察权10-30
  • 第一节 群体性事件概述10-20
  • 一、群体性事件的概念10-11
  • 二、群体性事件的特征11-13
  • 三、我国群体性事件的现状分析13-14
  • 四、正确认识群体性事件14-20
  • 第二节 群体性事件处置中的警察权20-30
  • 一、警察权的概念与性质20-22
  • 二、群体性事件处置中警察权行使的正当性22-23
  • 三、群体性事件处置中警察权的内容23-24
  • 四、群体性事件处置中警察权的定位24-30
  • 第二章 我国规范群体性事件中警察权行使的立法现状分析30-41
  • 第一节 我国规范群体性事件中警察权行使的相关法律法规30-35
  • 一、紧急处置30-31
  • 二、行使原则31-32
  • 三、行使程序32-33
  • 四、责任追究33-34
  • 五、监督制约34-35
  • 第二节 相关地方性法规、规章分析35-41
  • 一、以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形式明确群体性事件的定义、性质与表现形式35-36
  • 二、明确群体性事件的分级标准36-37
  • 三、实行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工作联动机制与现场指挥官制度37
  • 四、构建群体性事件的类型化处理模式37-38
  • 五、明确群体性事件处置工作中的方法和策略38-39
  • 六、对群体性事件的处置工作实行行政领导责任制与责任追究制,纳入政府绩效评估39-41
  • 第三章 我国群体性事件中警察权行使存在的问题与成因41-53
  • 第一节 相关典型案例分析41-45
  • 一、广东陆丰乌坎事件41-42
  • 二、云南孟连“7·19”事件42-44
  • 三、马鞍山“6·11”事件44-45
  • 第二节 我国群体性事件中警察权行使存在的问题45-49
  • 一、超越职权与滥用职权45-47
  • 二、不履行法定职责47
  • 三、违反法定程序47-48
  • 四、被动处置与处置能力弱48-49
  • 第三节 我国群体性事件中警察权行使存在问题的成因49-53
  • 一、公安机关的权力配置与管理体制不合理50-52
  • 二、警察队伍自身存在的问题52-53
  • 第四章 对我国群体性事件中警察权行使的规制53-82
  • 第一节 部分国家和地区警察机关处置群体性事件的经验53-60
  • 一、英国53-55
  • 二、美国55-56
  • 三、法国56-57
  • 四、香港地区57-58
  • 五、相关经验对我国规范群体性事件中警察权行使的可借鉴性分析58-60
  • 第二节 明确群体性事件中警察权行使的原则60-64
  • 一、教育疏导原则61-62
  • 二、避免刺激、防止矛盾激化原则62
  • 三、比例原则62-63
  • 四、突出重点、区别对待原则63-64
  • 五、及时性原则64
  • 第三节 建立和完善群体性事件中警察权行使的控制机制64-82
  • 一、健全群体性事件中警察权行使的启动机制65-68
  • 二、健全群体性事件中警力的调配与使用规则68-70
  • 三、构建群体性事件的类型化处理模式70-72
  • 四、构建群体性事件的分级应对策略72-75
  • 五、规范群体性事件中警械武器的使用75-77
  • 六、强化警察权的责任追究机制77-79
  • 七、优化警察权力配置与管理体制79-80
  • 八、完善警察权的监督制约机制80-82
  • 参考文献82-85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85-86
  • 致谢8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民安;慎用警力处置群体性事件[J];领导科学;2000年04期

2 刘忠良;有效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J];领导科学;2000年09期

3 王昭耀;正确处理群体性事件 维护社会政治稳定[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0年09期

4 齐岩兴,方芳;浙江省群体性事件的现状及对策[J];公安学刊(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5期

5 戴纲;“新化西河群体性事件”个案分析及反思[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4期

6 周忠伟,叶松;群体性事件及其评判[J];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4期

7 龙庆相;论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和处置[J];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4期

8 宋昭君,曹扎根,李颖忠;强化信息收集 切实把握处置群体性事件的主动权[J];公安研究;2000年05期

9 周忠伟;群体性事件及其评判[J];江西社会科学;2001年03期

10 王大明;正确处理和预防群体性事件[J];求是;2001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乃龙;;群体性事件中网络媒体的负面影响及其对策[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2 陈海泉;;浅谈海警部队如何正确处置海上群体性事件[A];中国航海学会内河船舶驾驶专业委员会港区、渡口船舶航行安全与管理论文集[C];2009年

3 毕雁英;;群体性事件的性质及其根源分析[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董v

本文编号:3955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3955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111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