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现状及预防对策修正——以S省法院5年判决为样本
本文关键词: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现状及预防对策修正——以S省法院5年判决为样本,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统计分析S省法院5年内的判决发现,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形势依然严峻,未成年犯受教育程度较低,触犯的大多为传统侵财型罪名。以往的预防对策过于强调非监禁刑的适用、刑罚的宽缓化和以未成年人为中心,效果不容乐观。未来应当丰富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对策,采取延长义务教育年限、完善社区矫正制度、开展心理辅导工作、建立同伴教育机制等措施。
【作者单位】: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未成年人 犯罪预防 社区矫正 心理辅导 同伴机制
【基金】: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建设项目“特殊群体权利保护与犯罪预防研究创新团队” 重庆市教委资助项目“国家治理现代化视野下刑法治理模式的转变”(课题编号:CYB1407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C913.5;D917.6
【正文快照】: 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是困扰世界各国的共同难题。我国长期以来坚持“感化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刑事政策,并未取得预期的效果,因为轻刑化、非刑罚化的处遇方式没有建立在对未成年人犯罪特点的全面把握之上。因此,加大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关注,适时调整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对策,在新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姚建龙;;美国少年司法严罚刑事政策的形成、实践与未来[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2 谢锡美;辛晓伶;;二十世纪下半叶西方国家刑法改革与少年刑事司法[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6年04期
3 顾华详;;论社会管理视域下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预防措施[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4 康均心,李娜;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刑罚执行制度研究——兼论社区矫正制度[J];现代法学;2005年06期
5 姚建龙;未成年人犯罪非监禁化理念与实现[J];政法学刊;2004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立丰;高娜;;独立青少年司法模式的应然废止:以美国实践为摹本的前提批判与经验分析[J];当代法学;2012年02期
2 汪建成;姜远亮;;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刑事起诉制度[J];东方法学;2008年06期
3 张英民;何乃华;;多位思索与深度检视:社区矫正制度研究综述——以2003-2010年CNKI期刊数据库的相关文献为素材[J];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4 郝银钟;盛长富;;论未成年人非刑化国际准则[J];法律适用;2012年06期
5 孙力,刘中发;暂缓起诉制度再研究[J];法学杂志;2004年05期
6 皮艺军;中国少年司法制度的一体化[J];法学杂志;2005年03期
7 肖南;;对未成年犯“前科消灭”制度发展的思考[J];法制与经济(下旬刊);2009年06期
8 董邦俊;童伟华;;暂缓起诉问题评析——以未成年人犯罪为中心[J];犯罪学论丛;2006年00期
9 谢明演;;浅析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社区矫正[J];法制与社会;2009年15期
10 孟穗;;论建立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社区矫正制度——以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为视角[J];法制与社会;2010年2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董邦俊;童伟华;;暂缓起诉问题评析——以未成年人犯罪为中心[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2 董邦俊;童伟华;;暂缓起诉问题评析——以未成年人犯罪为中心[A];犯罪学论丛(第四卷)[C];2006年
3 何靖;;和谐社会语境下未成年人刑事政策阐述[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4 孙永军;丁天舒;;青少年犯罪刑事司法制度的探索与完善[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毕静;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理念探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赵黎珏;未成年人刑事犯罪的量刑探讨[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冯思艺;广东省佛山市未成年人犯罪调查报告[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4 李明;论我国附条件不起诉制度[D];河南大学;2011年
5 冯茜;未成年犯罪人刑事责任承担方式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6 彭舒颖;我国未成年人轻罪刻录消灭制度探析[D];暨南大学;2011年
7 杨艳青;未成年犯刑罚执行制度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1年
8 白玉林;社会控制弱化与未成年人犯罪[D];复旦大学;2010年
9 沈璐;未成年人犯罪刑事责任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10 尹君君;我国未成年犯缓刑制度的构建[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储槐植;美国刑事政策趋向[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3期
2 刘乐;美国对犯罪青少年的社区矫正项目[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S1期
3 顾华详;;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法治建设研究[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4 韩建军,斯蒂文·A·德津;美国的少年法庭[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0年02期
5 姚建龙;论刑法的民法化[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6 邓崇专;;越南刑法介评之三:关于未成年人犯罪的规定及其启示[J];广西社会科学;2010年08期
7 A·伊格纳托夫;П·奥西波夫;嘉达;;刑罚在预防犯罪中的作用[J];国外法学;1984年04期
8 陆青;;欧美犯罪及行刑动向[J];国外法学;1987年02期
9 刘凌梅;西方国家刑事和解理论与实践介评[J];现代法学;2001年01期
10 章建新;在未成年人刑事检察中试行暂缓起诉的思考[J];上海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正来;谈谈未成年人犯罪的源头污染[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2年02期
2 药恩情,刘进贤,郑虎保;论未成年人犯罪[J];华北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2年03期
3 金玉;当前未成年人犯罪的现象、原因及预防[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4 陈永元;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的特点分析[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1期
5 刘爱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对策[J];濮阳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6 曹艳春;对未成年人犯罪现象的法律思考[J];前沿;2002年06期
7 雷达;浅析未成年人犯罪及其对策[J];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2002年02期
8 叶敏;思茅地区未成年人犯罪现状的分析与防治对策[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1期
9 刘汉友;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三字经”[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2年12期
10 吕西萍;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探析[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波;陈霞;;重庆市未成年人犯罪十年调查——以法院审判为视角[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册)[C];2009年
2 刘为勇;;论未成年人犯罪的心理、性格与刑罚适用[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3 杨辉忠;;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政府预防与控制[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4 许家铭;;论当前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及矫正[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1辑)[C];2010年
5 赵翠华;;家庭视角下的未成年人犯罪因素分析——以贵州省男性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为例[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
本文编号:5107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510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