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罪犯的人格特征与依恋的关系
本文关键词:成年罪犯的人格特征与依恋的关系
【摘要】:目的:探讨成年罪犯的人格特点与其成人依恋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大五人格简式量表和成人依恋量表中文版对414名罪犯进行调查。采用t检验,典型相关分析、方差分析等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人格特质维度中除开放性外,其他四个维度与成人依恋的三个维度都存在显著相关(r=-0.18~0.32,P0.05)。人格特质维度和成人依恋维度的典型相关分析,得出一个典型变式。方差分析表明神经质、外向性、宜人性和严谨性在依恋类型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罪犯群体的人格特质与成人依恋存在非常紧密的关系。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医学心理研究所;湖南女子学院女性心理健康研究所;湖南省长沙监狱;
【关键词】: 人格特质 成人依恋 典型相关
【基金】:湖南省情与决策咨询研究课题:成年罪犯群体的冲动性决策特征研究(2013BZZ213)
【分类号】:D917.2;B846
【正文快照】: 人格与犯罪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外向性、神经质和精神质都高的人由于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和适应社会,成为犯罪的高危人群。宫火良对国内罪犯人格特征研究进行元分析,发现罪犯具有高精神质和高神经质的人格特征[1]。马海鹰等研究发现罪犯普遍存在偏离正常人格的倾向[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马海鹰 ,张小远;罪犯人格特征的研究进展[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年03期
2 杨红君;谭鑫;楚艳民;刘琴;刘利;周世杰;;人格障碍倾向与依恋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年06期
3 姚若松;梁乐瑶;;大五人格量表简化版(NEO-FFI)在大学生人群的应用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年04期
4 曲晓艳;甘怡群;;大学生成人依恋与人格特点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2年01期
5 宫火良;;对国内罪犯人格特征研究的元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加轩;康诚;王娟娟;;刑满释放重新犯罪人员人格特质调查[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1期
2 张英;;边缘、犯罪青少年人格与父母教养方式比较[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04期
3 杨惠倡;王大勇;朱海燕;;初入狱青年男性罪犯的人格特征研究[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7年06期
4 郭勇军;杜林贤;刘欣;;道德人格词汇自评量表编制及初步结果[J];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11年01期
5 邵丹;孙妙迪;;网购服装品牌的个性研究[J];纺织学报;2013年05期
6 张微;王玉琴;郑丽娜;;人格素质倾向还是职业决策倾向:免费师范生学习动机的特点及其发展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13年03期
7 凌宇;;神经质人格调节青少年应激与抑郁症状的追踪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3年03期
8 刘丽红;范红霞;;大学生大五人格、择业效能感与职业成熟度的关系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12期
9 曹加轩;高兰;张波;;天水监狱男性罪犯人格特质的调查分析[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10 张佩;包含金;;男性服刑犯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吴宗宪;罪犯改造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2 马皑;对犯罪人本质特征的思考[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3 胡东平;人格导入定罪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4 刘莉;女性管理者的性别角色与人格特征关系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5 蒋桂芳;基于需要理论的青少年道德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6 罗艳红;犯罪群体的人格特征及其行为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建涛;高中生情绪创造力、人格特质和述情障碍的关系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2 毛旭;激情型暴力犯罪罪犯的人格特征与认知操作能力特点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罗禹;不同类型罪犯在爱荷华赌博任务中的决策功能缺陷[D];西南大学;2011年
4 李沂;学龄前儿童的情绪调节:母亲人格、母亲控制/自主支持及儿童气质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欧阳玉晶;“剩女”的人格特质与工作满意度的相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6 陈哲;反社会人格障碍倾向早期危险因素及执行功能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7 王静;大学生的关系网络建构行为及其对求职结果的影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8 彭丽丽;大学生人格特质、生活方式与品牌个性认知差异的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9 周新静;犯罪人员人格特征问卷的编制及相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王秀华;男性服刑人员的自尊、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全胜;未成年抢劫犯人格特征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分析[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2年05期
2 何杰,刘树贤,刘殿武;Meta-analysis方法的研究进展[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3 陈良英,何仲,魏丽丽;Meta分析及在护理学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5年04期
4 邱昌建,张伟,方进博;青年男性罪犯的个性分析[J];华西医学;2002年01期
5 张弓,胡纪明,陈士义;MMPI测查盗窃犯的结果分析[J];健康心理学;1997年02期
6 唐筱蓉,耿文秀,陈昌灵;女性性罪错人员性格特征分析[J];健康心理学杂志;1998年04期
7 熊晓燕,仇金妹,胡广营,刘伟,耿勇;盗窃犯与正常人MMPI对比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年02期
8 李一斌;44例在押女犯MMPI测定分析[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8年03期
9 吴薇莉,简渝嘉,方莉;成人依恋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10 郑凤英,彭少麟;整合分析中两种假设模型的介绍及实例分析[J];生态科学;2004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礼海波;仵凤清;;人格的阴暗面特质与竞聘上岗[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S1期
2 顾永安,孙素芹;不同学历学生心理状况的比较研究及教育建议[J];常熟高专学报;2001年06期
3 陈少华;人格特质与认知操作关系的初步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2年04期
4 吴志霞;姜乾金;钱丽菊;任伟荣;冯锐;;负性自动思维与人格特质相关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年01期
5 张怀承;张艳婉;;明清之际士人的人格特质——以关中李二曲为个案[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6 张萌;张积家;;人格特质的六因素结构模型[J];心理科学;2006年03期
7 原献学;李建升;;大学生人格特质、社会适应能力与网络成瘾倾向的关系[J];应用心理学;2006年03期
8 顼红雨;胡文东;文治洪;;退伍军人服刑人员的人格特质[J];现代预防医学;2007年01期
9 钟义红;童新国;;浅议《论语》中“君子”人格特质之一的“仁”[J];职业时空;2007年21期
10 陈少华;郑雪;;智力分化的人格特质假设[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赞利;纪术茂;高成阁;陈策;姚东刚;;脱毒后阿片依赖者人格特质及障碍对照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2 李望舒;;西安市大学生网络使用成瘾状况与人格特质的关系[A];2004医学心理、军事心理、康复心理、医学心理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3 韩向明;;关于班主任人格特质、学生对班级的态度以及二者关系的调查研究[A];全国第六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7年
4 王宇中;;以目标人群为描述对象的人格特质词汇学分析[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杨凯;张烨君;;当代大学生诚信人格特质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段联峥;;对邪教痴迷者人格特质的分析[A];防范抵御邪教、构建和谐社会——2005年中国反邪教协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邓晶;钱铭怡;;咨询师人格特质对双重关系伦理困境认知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余微微;周颖;柯晓燕;邓慧华;陆祖宏;;育儿压力与人格特质对母亲抑郁情绪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吕昀;蒋艳菊;;感觉寻求研究述评[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胡佳磊;;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的关系综述[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东方晓;对邪教痴迷者人格特质的分析[N];大众科技报;2009年
2 刘中;创业者适合的人格特质[N];山西科技报;2003年
3 东方晓;对邪教痴迷者人格特质的分析[N];大众科技报;2009年
4 社科院社会学所副研究员 陈午晴;权威人格奴役中国人精神[N];北京科技报;2005年
5 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系终身教授、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 彭凯平;主观幸福也有现实意义[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6 东方晓;对邪教痴迷者人格特质的分析[N];大众科技报;2009年
7 ;创业能教出来吗?[N];中国国门时报;2003年
8 简云;认识小气男人[N];中国妇女报;2000年
9 李方;法德HR的差异[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4年
10 孙彦 殷晓莉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幸福心理魔方[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俪珊;商业银行管理人员人格特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2 陈少华;不同认知任务中人格特质对信息加工的影响[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3 王挺;黎族的文化适应:特征、影响因素及理论模式[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4 苏琪;中国古代山水画家人格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刘文彬;组织伦理气氛与员工越轨行为间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6 王浩;地方大学生军事择业心理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7 陈晶;基于社会支持理论的医护人员职业耗竭风险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8 张明寮;台湾地区金融控股公司银行主管工作压力、职业倦怠暨因应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9 邹巍;大学生组织公民行为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10 沐守宽;美德形容词评定量表的建立及其应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贤诲;人格特质与顾客感知价值关系的实证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2 黄文英;心理应激对不同人格特质青少年射击运动员T淋巴细胞亚群及IgG、IgA、IgM的影响[D];江西师范大学;2002年
3 李祖娴;青少年生活压力事件、人格特质和攻击行为的关系研究[D];广州大学;2010年
4 王华;大学生心理感受性、人格及人际依恋间的关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王佳琳;四川省护士长人格特质及其行为应付方式的调查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6 王芹;大学生成功恐惧及其预测因素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5年
7 孔丽华;企业员工人格特质、工作满意度及离职意向的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董开莎;应届考研学生的自我妨碍倾向、成就动机与人格特质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9 赵晓芳;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人格特质对其英语学习策略选择的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10 高冬;人格特质课堂教学目标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5617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561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