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邻避冲突:行动者策略模型的构建与阐释
本文关键词:城市邻避冲突:行动者策略模型的构建与阐释
【摘要】:邻避冲突是城市治理面临的复杂问题,需要平衡特殊权益和公共利益之间的关系。围绕着邻避设施建设,在"情""理"和"法"的基础上,邻避设施附近居民采取各种方式影响政府决策,包括受害者策略、依法策略、媒体动员以及规模化策略等。相应地,政府在应对突发邻避冲突中也不断进行策略调整,从态度和手段维度划分为冷漠、沟通、压制和妥协等策略。这些策略体现出随着冲突阶段的演化而不断改变的特征。然而,公众和政府的策略行动虽然能最终达成一种低水平的平衡,但双方以及社会都付出了较大的社会成本。
【作者单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环境治理 邻避冲突 行动者 策略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4BZZ048)
【分类号】:D631.43
【正文快照】: 一、前言在邻避事件中,一个焦点问题是邻避设施周边的居民的特殊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的矛盾。邻避设施对居住环境、身体健康和经济等方面如果存在潜在的威胁和损失,周边居民就会试图阻挠项目建设,并改变政府决策。这种行动实际上是一个自觉或不自觉的理性策略选择活动,同样政府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尹利民;;策略性均衡:维权抗争中的国家与民众关系——一个解释框架及政治基础[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2 童志锋;;认同建构与农民集体行动——以环境抗争事件为例[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01期
3 孙静;;互动与博弈:城市社区“邻避”冲突的情感认知模式——基于HY变电站事件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S1期
4 董海军;;“作为武器的弱者身份”:农民维权抗争的底层政治[J];社会;2008年04期
5 陈映芳;;行动力与制度限制:都市运动中的中产阶层[J];社会学研究;2006年04期
6 应星;;草根动员与农民群体利益的表达机制——四个个案的比较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7年02期
7 李晨璐;赵旭东;;群体性事件中的原始抵抗 以浙东海村环境抗争事件为例[J];社会;2012年05期
8 肖文涛;;治理群体性事件与加强基层政府应对能力建设[J];中国行政管理;2009年06期
9 陈占江;包智明;;农民环境抗争的历史演变与策略转换——基于宏观结构与微观行动的关联性考察[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业勤;;我国城市社区的理论建构及其实践路径[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2 张虎彪;;社会建构视角下的环境问题——以X江的镉污染治理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9期
3 王庆明;;市场转型与底层行动的“去政治化”[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4 陈先兵;;维权话语与抗争逻辑——中国农村群体性抗争事件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5 陈发桂;;我国基层维稳运行机制的理性化建构探析[J];长白学刊;2010年05期
6 卢保娣;;善治模式的创建与群体性事件的化解[J];长白学刊;2012年02期
7 刘燕舞;;结构规约型动员——农民集体行动动员机制的一个解释框架[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06期
8 林琳;;群体性事件:审视与反思[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06期
9 印海廷;;善治视阈下群体性事件的治理机制构建研究[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10 俞雪霞;;公民维权抗争研究——以大连PX事件为案例[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小君;高飞;李俊;;地权纠纷中的法律救济——村庄合并中的农地权属纠纷救济的理想与现实[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土地卷)第八集[C];2011年
2 董海军;代红娟;;农民维权抗争的无效表达:流于过程的情感行动——对西安Y区征地抗争事件的解读[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王洪伟;;“以身抗争”与“以法抗争”:当代中国底层社会抗争的两种社会学逻辑[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王梦丽;;群体突发事件的初期阻断的机制研究[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徐昕;田璐;;法院执行中的暴力抗法:1983~2009[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许可;;从法律博弈论看土地所有权制度设计——以征地补偿为中心[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7 陈孝连;;农民集体上访中的共意动员——对M村农民集体上访个案的观察[A];福建省社会学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沈毅;;社区分化背景下的自治路径选择——城市社区建设的组织化困境[A];第19届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研究论文集[C];2009年
9 黄荣贵;桂勇;;互联网与业主集体抗争:一项基于定性比较分析方法的研究[A];第19届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研究论文集[C];2009年
10 刘燕舞;;农民集体行动的研究路径[A];第19届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研究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陈宇文;广东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征地拆迁运行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3 何绍辉;贫困、权力与治理[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赵晓峰;公私定律:村庄视域中的国家政权建设[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彭支援;集体维权的法理学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6 朱海龙;场域、动员和行动:网络社会政治参与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7 陈水生;当代中国公共政策过程中利益集团的行动逻辑[D];复旦大学;2011年
8 沈楼燕;制度创新对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影响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9 刘晓ng;乡村人民法庭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10 孙莉莉;行动者及其行动能力[D];上海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廉靖;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村矛盾化解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尹平方;信访视阈下的县域治理[D];南昌大学;2010年
3 江勤;农民集体上访的生成逻辑[D];南昌大学;2010年
4 杨云革;上访群体的社会工作介入及其反思[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5 林辉;地方政府治理群体性事件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琳;群体性事件治理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牛锐;我国生态治理中自愿性环境政策工具的运用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0年
8 杨峥嵘;转型期我国农民群体性事件防范策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9 马旭;体制洞背景下的信访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箫;集体行动缘何失败[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户邑,彭小兵;城市拆迁管理过程中利益共同体的合谋行为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2 于建嵘;;中国的社会泄愤事件与管治困境[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年01期
3 李志东;中产阶级与市民社会和民主化──东南亚中产阶级兴起及其影响探析[J];东南亚纵横;2000年S2期
4 米夏埃尔·勒维,狄山;从斯温队长到潘乔·比利亚——埃里克·霍布斯包姆史学著作中的农民反抗[J];第欧根尼;2001年02期
5 查特吉;关注底层[J];读书;2001年08期
6 郭于华;“弱者的武器”与“隐藏的文本”——研究农民反抗的底层视角[J];读书;2002年07期
7 陈芜;;看香港政府如何与媒体打交道[J];对外传播;2009年08期
8 叶国兵;;用和谐理念指导群体性事件的预防与处置[J];公安教育;2008年04期
9 何艳玲;后单位制时期街区集体抗争的产生及其逻辑——对一次街区集体抗争事件的实证分析[J];公共管理学报;2005年03期
10 裴宜理;余锎;;中国人的“权利”概念(上)——从孟子到毛泽东延至现在[J];国外理论动态;2008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邓可祝;;邻避设施选址立法问题研究——以邻避冲突的预防与解决为视角[J];法治研究;2014年07期
2 储诚;潘金珠;夏美武;;“村改居”社区邻避冲突的治理——以江苏南通十总居社区为例[J];江海学刊;2014年02期
3 ;[J];;年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于国靖;邻避冲突的法律解决机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6200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620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