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治安法论文 >

环境群体性事件与地方保护主义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4 14:33

  本文关键词:环境群体性事件与地方保护主义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环境群体性事件 地方保护主义 利益驱动机制 发展理念 预警机制 财政政策


【摘要】:近年来由于社会中一些隐性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诸多矛盾渐趋激化,造成了国内群体性事件的频繁发生,其中环境问题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严重影响社会稳定,扰乱了人民的日常生活与正常经济活动的开展。地方政府在经济、文化、法制领域存在不同程度的地方保护主义行为,影响了地方政府的执政效果,与环境群体性事件的爆发密切相关,刺激了群体性事件的高发,俨然成为我国环保事业发展、地方稳定的重要障碍。 本文通过独特的视角,将环境群体性事件与地方保护主义结合进行研究,,综合运用案例分析与文献研究的方法,首先描述环境群体性事件与地方保护主义的表现形式及成因,理清研究问题的现状;通过发展理念、立法缺陷、执法不当等地方保护主义行为对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影响,对典型案例的具体分析明确环境群体性事件对地方保护主义的反作用,总结二者之间的逻辑关系;最后综合研究理论的基础上,从问题症结所在切入总结出遏制环境群体性事件,消除地方保护主义的策略,以期促进环境开发与地方发展的良性循环。
【关键词】:环境群体性事件 地方保护主义 利益驱动机制 发展理念 预警机制 财政政策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631.4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引言9-15
  • 1.1 研究背景9-10
  • 1.1.1 选题的背景9-10
  • 1.1.2 研究意义10
  • 1.2 理论来源与国内外相关研究10-13
  • 1.2.1 研究主要理论来源10-12
  •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12-13
  • 1.3 研究思路与理论框架13-14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创新14-15
  • 1.4.1 研究主要方法14
  • 1.4.2 研究创新14-15
  • 第二章 环境群体性事件与地方保护主义的表现形式与成因15-25
  • 2.1 环境群体性事件的表现形式与成因15-19
  • 2.1.1 环境群体性事件的表现形式15-16
  • 2.1.2 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成因16-19
  • 2.2 地方保护主义表现形式19-21
  • 2.2.1 经济领域19-20
  • 2.2.2 法制领域20-21
  • 2.2.3 文化领域21
  • 2.3 地方保护主义成因分析21-25
  • 2.3.1 文化传统角度分析22
  • 2.3.2 经济利益角度分析22-23
  • 2.3.3 制度角度分析23-25
  • 第三章 地方保护主义对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影响25-31
  • 3.1 理念偏差为环境问题埋下隐患25-26
  • 3.1.1 地方保护主义衍生“重经济,轻环保”理念25
  • 3.1.2 短视理念滋生环境问题25-26
  • 3.2 立法缺陷纵容了群体性事件的发生26-27
  • 3.2.1 地方保护主义为环保立法制造障碍26
  • 3.2.2 环保立法的缺陷加快环境问题的积聚26-27
  • 3.3 执法困境加速群体性事件的进程27-28
  • 3.3.1 执法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难以保障执法效果27
  • 3.3.2 地方保护主义下环保职能机构与执法资源缺失27-28
  • 3.4 对新闻媒体干预助长群体性事件的蔓延28-31
  • 3.4.1 地方干预致新闻媒体监督受挫28-29
  • 3.4.2 信息接收受阻易引发民众不满29-31
  • 第四章 环境群体性事件对地方保护主义的反作用31-37
  • 4.1 环境事件爆发致地方保护主义加剧干涉经济市场31-33
  • 4.1.1 陕西凤翔“血铅”案例分析31-32
  • 4.1.2 地方保护主义在地方政府重创中深入经济领域32-33
  • 4.2 群体性事件的失控使地方保护主义干预手段变本加厉33-35
  • 4.2.1 四川“什邡”事件案例分析33-34
  • 4.2.2 矛盾冲击下地方保护主义行为表现激烈34-35
  • 4.3 环境事件的频发使地方保护主义陷入恶性循环35-37
  • 4.3.1 环境事件隐患难消除35
  • 4.3.2 地方保护主义易陷入循环怪圈35-37
  • 第五章 遏制环境群体性事件,消除地方保护主义的应对策略37-46
  • 5.1 健全环境保护法治监管体制37-40
  • 5.1.1 明确纵向的环境立法权限以及横向部门之间的环保职权划分37-38
  • 5.1.2 推进环境立法进程,环境执法有法可依38
  • 5.1.3 健全公民环境权利的司法救济渠道38-39
  • 5.1.4 完善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监督机制39-40
  • 5.2 加强地方政府的行政制度建设40-42
  • 5.2.1 完善地方领导违法责任追究制度40
  • 5.2.2 构建合理的政府官员绩效考核机制40-41
  • 5.2.3 建立良好的政府应急预警机制41-42
  • 5.3 扩大国民的思想意识教育42-43
  • 5.3.1 政府机构人员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42
  • 5.3.2 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环保、法律意识,增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理念42-43
  • 5.4 促进财政政策的健全完善43-46
  • 5.4.1 提升公共财政透明度建设,弱化地方政府利益驱动机制43-44
  • 5.4.2 合理划分财权,进一步规范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44-46
  • 结语46-48
  • 参考文献48-51
  • 致谢51-52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5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世源;叶育新;;近年来我国地方保护主义研究综述[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欧阳晓安,杨志祥;我国环境资源立法的缺陷与完善初探[J];鄂州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3 吴诚;;论环境问题报道与地方保护主义的博弈[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4 曲建平;应培国;;环境污染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成因及解决路径[J];公安学刊(浙江警察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5 曾贤刚;吴雅玲;;中国环境保护的四年巨变——从松花江水污染事件说起[J];环境保护;2010年01期

6 吴家庆;易曙光;;地方保护主义何以愈演愈烈[J];内部文稿;1995年14期

7 苏立华;黄宪亭;亓洪江;;环保执法“软”的原因及对策建议[J];江苏环境科技;2007年02期

8 胡玉鸿;地方保护主义成因的理论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1999年09期

9 边松林;宋君;;关于环境污染防治中地方保护主义的分析[J];科技传播;2012年14期

10 武彦民;陈晨;;关于加强公共财政建设提升财政透明度的研究[J];山东经济;2009年01期



本文编号:6200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6200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fb0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