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收容教育制度的出路
本文关键词:论我国收容教育制度的出路
【摘要】:近年来,有关收容教育的案件频繁成为社会的热点,其中社会影响最大的应该是“黄海波收教案”,因为该事件使我国的收容教育制度瞬间成为社会各界口诛笔伐的对象。笔者也是基于此才有了研究收容教育制度的冲动。收容教育,是我国治理卖淫嫖娼问题所采取的专门的法律手段,它是我国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实施20多年来,这项制度对于治理卖淫嫖娼问题,维护社会治安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法治的进步以及相关法律的陆续出台,收容教育制度的各种问题逐渐凸显,其合法性、正当性遭到普遍的质疑。与收容教育属于“同胞兄弟”的收容遣送和收容审查都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而且与收容教育同样“先天不足,后天畸形”的劳动教养也都被废除,那么收容教育何以“岿然不动”地存在着?它又该何去何从、出路何在?这些都成了我们亟须解决的问题。本文正是通过分析收容教育存在的问题之后来对其出路进行探讨。笔者认为,收容教育制度虽然曾经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但现阶段它的社会效果和功能已经越来越不明显,而且其存在的各种问题也逐渐凸显,已经达到无法挽救的程度。因此,我国的收容教育制度已走到了历史的尽头,其出路应该是予以废除,并用一项更符合时代潮流和法治精神的新制度予以替代,从而填补收容教育制度废除后留下的法律制度的空白。本文正是在分析目前理论界关于收容教育制度的各种替代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笔者认为的最佳替代方案,那就是“教育矫治制度”。
【关键词】:收容教育 保安处分 教育矫治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6.8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7
- 引言7-8
- 一、收容教育制度的概述8-15
- (一) 收容教育制度的形成背景8-9
- (二) 收容教育制度的历史沿革9-11
- 1. 探索阶段——解放初期的妇女收容教养所(1949年-1956年)9-10
- 2. 尝试阶段——改革开放时期的收容教育所(1981年-1991年)10
- 3. 确立阶段(1991年-1993年)10
- 4. 发展阶段(1993年-2005年)10-11
- 5. 萎缩阶段(2005年至今)11
- (三) 收容教育的概念和性质11-15
- 1. 行政强制措施说11-12
- 2. 行政处罚说12-13
- 3. 变相刑事处罚说13
- 4. 保安处分说13-15
- 二、收容教育制度存在的问题15-21
- (一) 收容教育的法律依据与现行相关法律相违背15-17
- 1. 与《宪法》抵触15
- 2. 与《立法法》抵触15-16
- 3. 与《行政处罚法》和《行政强制法》抵触16-17
- (二) 收容教育内容上不明确,违背法定原则17-18
- 1. 从《办法》第七条第一款的规定来看17
- 2. 从《办法》第七条第二款的规定来看17-18
- (三) 收容教育惩处强度过重,违背比例原则18-19
- 1. 与某些刑罚对比来看18-19
- 2. 与劳动教养对比来看19
- (四) 收容教育缺乏程序规制,违背程序正当原则19-21
- 1. 从法律规定层面上看20
- 2. 从制度实施层面上看20-21
- 三、收容教育制度的存废21-27
- (一) 收容教育制度的存废之争21-25
- 1. 保留改革论21-22
- 2. 废除论22-25
- (二) 收容教育制度应予以废除25-27
- 1. 收容教育制度实际上已经失去了合法性26
- 2. 收容教育制度固有的缺陷已经无法克服26-27
- 四、收容教育制度的替代27-42
- (一) 收容教育制度的替代方案之争27-31
- 1. 行政处罚化模式27-28
- 2. 保安处分模式28-30
- 3. 社会化模式30-31
- (二) 最佳替代方案——教育矫治制度31-42
- 1. 教育矫治制度的概念和可行性32-33
- 2. 教育矫治制度的性质和法律地位33-35
- 3. 教育矫治制度实体上的设想35-37
- 4. 教育矫治制度程序上的设想37-38
- 5. 教育矫治制度执行上的设想38-42
- 结语42-43
- 参考文献43-46
- 致谢4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昕航,何艳明;《违法行为教育矫治法》立法中必须审慎处理的几个问题[J];中国司法;2005年08期
2 谢晖;教育矫治创新与发展的理性思考[J];中国司法;2005年10期
3 ;关注违法行为教育矫治制度[J];中国司法;2005年04期
4 卫宇;;教育矫治在心理动机中的引导作用[J];科学之友(学术版);2006年01期
5 戴剑波;董敬贵;;诊疗式流程个案教育矫治模式探讨[J];中国司法;2006年05期
6 陈进;;建立新型教育矫治体系之探讨[J];中国司法;2007年05期
7 储槐植;张桂荣;;关于违法行为教育矫治法立法中几个重大问题的思考[J];中国司法;2010年07期
8 广东省劳教(戒毒)局教育矫治处课题组;;关于2012年开展“十百千”教育矫治质量跟踪的调查报告[J];中国司法;2013年01期
9 王洪涛;冯帅;;建立中国特色违法行为教育矫治制度——劳教制度废止后的制度选择[J];学术交流;2013年12期
10 张媛;;关于《违法行为教育矫治法》立法的几点构想[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强;;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教育矫治质量诊断评估的几点思考[A];中国犯罪学年会论文集(2010年度)[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潘从武;全力确保场所教育矫治秩序[N];法制日报;2013年
2 记者 潘从武;全国首个教育矫治(戒毒)局挂牌[N];法制日报;2014年
3 祁发权;团中央调研吐鲁番教育矫治工作[N];吐鲁番日报(汉);2014年
4 记者 郑弋 通讯员 宋春晖;提高收容收治能力 提升教育矫治质量[N];江苏法制报;2010年
5 记者 周斌;构建“4+6”教育矫治新模式[N];法制日报;2011年
6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区长助理、公安局局长 郭忠东;“教育矫治特殊学校”的意义和效果[N];人民公安报;2012年
7 郭忠东 河区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借助社会力量创办“教育矫治特殊学校”的探索与实践[N];巴彦淖尔日报(汉);2011年
8 敬一山;劳教局变教育矫治局 换汤也得换药[N];深圳特区报;2014年
9 记者 曹慧娟;营造和谐教育矫治氛围[N];新疆日报(汉);2007年
10 南京市大连山劳教所;着力打造教育矫治社会化品牌[N];江苏法制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华;论我国收容教育制度的出路[D];云南大学;2016年
2 张媛;关于《违法行为教育矫治法》的立法构想[D];广西大学;2015年
3 林游泳;教育矫治个别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4 海梅琴;论“后劳教时代”我国违法行为教育矫治制度的构建[D];兰州大学;2015年
5 龙叶红;我国未成年人教育矫治法律制度完善思考[D];广西民族大学;2014年
6 王灏睿;再社会化创业教育在轻邢犯教育矫治中的应用[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7 严梅;违法行为教育矫治的立法思考[D];南京工业大学;2014年
8 汪树穹;我国劳动教养替代性制度研究[D];贵州民族大学;2014年
9 于兴铭;“后劳教时代”替代制度法治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10 朱文龙;劳动教养废除后的替代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6259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625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