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微反应应用技术在职务犯罪侦查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7-08-09 08:10
本文关键词:论微反应应用技术在职务犯罪侦查的应用
【摘要】:心理应激微反应包括微表情、微动作和微语义,它是人们在受到有效刺激的一刹那,不由自主地表现出的不受思维控制的瞬间真实反应。对于微反应的研究,是建立在表情的基础上,达尔文于1872年出版了著名的《人与动物的表情》,拉开了人类对于面部表情系统研究的序幕。达尔文不断深入研究,通过各种文献资料、图片的长期观察,认为人人类有六大基本情绪性表情,包括惊讶、厌恶、愤怒、恐惧、悲伤、愉悦。对这六种表情的原理作了详细的基础性阐述。当今学者对微反应的研究,包括微表情、微动作、微语义等研究都将以达尔文关于六大基本情绪性表情的理论作重要参考,其为微反应的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微反应的研究与现代科技、神经科学、心理学等相关的科学发展是密不可分的,随着现代科技力量的不断发展,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及高清高速摄像技术的发展,对于捕捉人们瞬间即逝的微反应,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也推进了微反应研究的不断发展。与微反应研究相关的技术研究包括了:人脸识别技术的研究,能有效地识别人类的微表情;动作捕捉与步态分析等方面的研究,能有效的捕捉并分析人类的微动作;语音识别分析研究等方面的技术研究,能有效的识别微语言。这些相关技术研究的发展对促进微反应应用技术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中的应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微反应的理论研究终究是要为实践工作服务的,因此微反应应用技术的产生体现了微反应研究的社会价值。微反应应用技术不仅可以在平常的生活及日常的人际交往中为人们所用,而且可以在临床医学、国家安全、司法侦查等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职务犯罪侦查领域,微反应应用技术操作简便、准确率高,微反应应用技术通过对犯罪嫌疑人受到有效刺激时出现的微反应综合分析,在排查侦查对象、识别谎言、指导侦查方向,搜集证据、制定讯问策略、扩大侦查线索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职务犯罪侦查的工作效率。笔者试图通过本文,对微反应及微反应应用技术进行系统的介绍,结合我国职务犯罪侦查的特点,研究微反应应用技术在职务犯罪侦查中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结合A市B区检察院的职务犯罪侦查案件实例分析,对微反应应用技术在职务犯罪侦查实践中的发挥的作用、普及价值、应用规范、注意事项以及推广完善等方面进行探讨,希望微反应应用技术能在职务犯罪侦查中更好的发挥作用。
【关键词】:微反应 职务犯罪侦查 微反应应用技术 审讯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18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1
- 引言11-12
- 一、微反应应用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概述12-16
- (一)微反应的概念12
- (二)国内外微反应的研究发展12-14
- (三)微反应产生的机理14-15
- (四)微反应相关的技术研究15-16
- 二、微反应应用技术于职务犯罪侦查的可行性16-24
- (一)微反应应用技术的可靠性16-17
- (二)微反应应用技术在职务犯罪侦查中的作用17-23
- (三)微反应应用技术应用的在职务犯罪侦查领域的普及价值23-24
- 三、微反应应用技术在职务犯罪侦查应用之不利因素24-26
- (一)微反应应用技术应用的难点24-25
- (二)我国对微反应应用技术尚未有完善的应用规范25
- (三)检察机关自身存在的不足25-26
- 四、微反应应用技术在职务犯罪侦查中的规范和注意事项26-31
- (一)微反应应用技术的应用步骤26-27
- (二)微反应应用技术注意事项27-28
- (三)微反应应用技术在职务犯罪侦查领域的推广完善28-31
- 结束语31-32
- 参考文献32-33
- 致谢3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玉伟;;理性看待微表情分析技术在侦讯工作中的应用[J];湖南警察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2 邵磊;;微表情在侦查实践中的应用[J];江西警察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3 许旺林;宋胜尊;;心理应激微反应应用技术在侦查讯问中的运用[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4 梁静;颜文靖;吴奇;申寻兵;王u&菁;傅小兰;;微表情研究的进展与展望[J];中国科学基金;2013年02期
5 姜振宇;;微反应:小动作背后隐藏着什么?[J];百姓生活(下半月);2012年11期
6 王秋杰;谭海韵;;职务犯罪审讯难点与问题实证研究[J];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7 董宁;;微表情、微反应研究在侦查中的应用[J];河南警察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8 毕惜茜;;也谈审讯中的“软审讯法”[J];中国检察官;2011年03期
9 王梓丞;;面部微表情在审讯中的应用[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10 吴奇;申寻兵;傅小兰;;微表情研究及其应用[J];心理科学进展;2010年09期
,本文编号:6442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644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