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和对策——基于社会心理的分析视角
发布时间:2017-08-14 08:19
本文关键词: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和对策——基于社会心理的分析视角
更多相关文章: 网络群体性事件 社会心理动因 社会心理过程 应对措施
【摘要】:网络群体性事件具有爆发速度快、参与人数多、影响范围广、社会控制难等特征,它的频繁出现深刻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政治文化生态。要想准确分析把握网络事件,必须探究事件背后隐藏着的纷繁复杂的社会心理机制,寻求有效的对策。对归属、尊重和公正的追求是网民参与网络事件的心理动力,注意、认同、互动、极化构成了其逐步深入的心理过程,刻板、匿名、同情弱者、逆反等心理效应在事件演化、扩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需要通过调节收入差距、促进政治参与、加强法治建设等措施加以应对。
【作者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师范大学;
【关键词】: 网络群体性事件 社会心理动因 社会心理过程 应对措施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生成、演化与治理研究”(13BSH038)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C912.6;D631.43
【正文快照】: 摘%要:网络群体性事件具有爆发速度快、参与人数多、影响范围广、社会控制难等特征,它的频繁出现深刻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政治文化生态。要想准确分析把握网络事件,必须探究事件背后隐藏着的纷繁复杂的社会心理机制,寻求有效的对策。对归属、尊重和公正的追求是网民参与网络事件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瑞清;余达宏;;论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原因及其治理对策[J];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10期
2 李金;;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 维护社会稳定[J];吉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3 杨瑞清;辜静波;;关于弱势群体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原因透析[J];求实;2005年12期
4 王玉龙;吕云涛;;健全能量释放机制,加强突发群体性事件的预防控制[J];台声.新视角;2005年06期
5 李新钰;蒋连舟;赵超;;试论农村群体性事件的原因与防范[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6 ;农村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四大机制[J];领导决策信息;2005年39期
7 麻彦伟;;乡镇政府处理群体性事件的原则[J];领导科学;2005年23期
8 余凌云;唐荧;;论群体性事件的预警机制[J];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05年02期
9 李万和;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J];公安研究;2005年02期
10 阳红光;浅谈群体性事件的处置[J];公安研究;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毕雁英;;群体性事件的性质及其根源分析[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董v,
本文编号:6716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671666.html